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四七
素懷繞列岫,乃家臺山麓。
人境兩俱絕,事物濟所欲。
芳醪澈琖白,茗飲瀹溪綠。
對客調玉軫,清風入梧竹。
素懷繞列岫,乃家臺山麓。
人境兩俱絕,事物濟所欲。
芳醪澈琖白,茗飲瀹溪綠。
對客調玉軫,清風入梧竹。
平素的情懷縈繞著連綿的山巒,于是在臺山山麓安家。這里與塵世隔絕,一切事物都能滿足自己的心意。香醇的美酒在杯中清澈潔白,用溪水烹煮出碧綠的茶。對著客人輕撫琴弦,清風融入梧桐翠竹之中。
素懷:平素的情懷。
列岫:連綿的山巒。
乃家:于是安家。
人境:人間,塵世。
芳醪:美酒。
澈琖白:在杯中清澈潔白。琖,同“盞”。
茗飲:茶。
瀹:煮。
玉軫:琴上的弦柱,代指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處于一種遠離塵世的山居環境。可能當時社會較為動蕩,詩人為了尋求內心的寧靜,選擇隱居山居,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居生活的美好與愜意。其特點是通過細膩的生活場景描寫營造出寧靜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生動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山居隱逸生活的向往。
陡絕輿夫肩,高出飛鳥翼。鳥飛有時集,夫無半巖息。半巖欲傾瀉,可下不可立。一輿直壓肩,扛舉萬鈞力。奚翅上山勞,輿如牽井汲。匪徒夫力竭,輿中亦危仄。上苦縋城升,下防倒篋出。漠漠輿簾外,茫茫海難測。謦欬生風雷,吹落杳無極。以手障輿簾,不敢一轉側。兢兢坐如塑,自午洎日入。嶺盡官吏迎,乃得下輿揖。
湘江洛浦路非遙,
喜有名花慰寂寥。
我亦陳思時增枕,
感甄何處不魂消!
東閣梅花照玉壺,上公開宴集城隅。
漢京授簡新詞客,燕市銜杯舊酒徒。
盟府勛名班劍在,中天邸第白云扶。
長裾不少清狂興,醉散朱門月色孤。
萬騎巡游遍,
千帆破浪輕。
射蛟江水赤,
教戰越人驚。
山轉樓船影,
岸摧連弩聲。
祈招無為賦,
酣寢盡平生。
三萬六千日,人世幾完全。一年記取佳日,領略在春前。縱有風風雨雨,須憶鶯鶯燕燕,香糝百花鮮。常笑乾坤窄,荊布覺寬然。
山之角,水之尾,盡幽妍。野塘村塢,往來飛鳥白云邊。偶見青蓑綠笠,較量種麻插稻,此際即神仙。今日又明日,富貴總由天。
滕王高閣迥含烽,巨塹長圍定幾重。
心向海天撈日月,手攜風雨獻蛟龍。
蠟丸再睹春王朔,鐵券重頒大國封。
扈蹕詞臣誰草詔?曾無涕淚灑兵農?
老手當年靠夾山,全機喪盡結深冤。父南子北家何在,撥轉天關地軸翻。
風卷云天小艇斜,煙波深處作生涯。絲綸掣斷雙關手,抉出驪龍眼里沙。
滿口道不出,句句甚分明。
滿目覷不見,山山疊亂青。
鼓聲猶不會,何況是鐘鳴。
乘鶴吹笙想俊游,
丑聞宮掖擅風流。
身膏斧躓終塵土,
若比蓮花花亦羞。
閉門兩日病不出
得句誰能就我哦
貧家尊酒可憐許
飲君寧得到無何
繡廌為衣鐵作冠,森沉柏府凜霜寒。騑騑四牡遵周道,會得聲華久遠看。
松檜姿容冰雪懷,肯教當路聚狼豺。古人須似趙清獻,莫遣高齋過景齋。
胸中崢嶸千仞山,眼前寥廓百道泉。光芒直徹萬古上,興酣攜卷叫紫煙。
箕倨嫚罵吾不取,蘇子亦說劉伶顛。名士但當痛飲耳,此語便已虧天全。
望之不鄙士行正,詩豪酒圣空稱賢。邇來慷慨動君子,愿謁蘭陵無秋水。
平生意氣今幾何,玉具拄頤聊爾爾。達人清節貴磨礱,精金詎受纖塵滓。
后者瓦礫前秕糠,文士相輕盡如此。憤極沖天欲一鳴,畏人嗔怒還須已。
秋風颯颯吹客衣,
聞子明朝又南發。
回首應瞻燕塞云,
與誰共醉齊門月。
齊門煙月不勝秋,
詩句如珠何處投。
感時可吊田文里,
懷土休登海上樓。
君家空樓渺何處,
越嶠鄞江歲云暮。
滿眼干戈歸不得,
逢人猶索空樓賦。
身自飄零心自閒,
幾時重出穆陵關。
若遇青州陳伯玉,
為言憔悴欲歸山。
陰翳看銷盡,晴光喜滿扃。
云歸天湛碧,雨過樹余青。
癡蝶深藏蕊,游魚戲逐萍。
無塵憐凈幾,偶一閱金經。
池塘煙鎖。細柳金荑亸。春色惱人無一可。燕子梅花相左。
無聊自檢殘書。軟裘猶殢溫壚。一夜小樓春雨,杏花消息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