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送韓簡伯
門戶荀陳士論僉,卻隨王謝老江南。
一官傲世妨才命,萬事承家任苦甘。
漁艇我將還舊隠,僧窗誰與對清談。
落花風雨西陵渡,佳節可憐三月三。
門戶荀陳士論僉,卻隨王謝老江南。
一官傲世妨才命,萬事承家任苦甘。
漁艇我將還舊隠,僧窗誰與對清談。
落花風雨西陵渡,佳節可憐三月三。
韓簡伯家族如荀氏、陳氏般人才輩出,為世人所公認,如今卻像王、謝家族后人一樣在江南漸漸老去。他為官傲世,這或許妨礙了自己的才運和命運,而承擔家中萬事,無論苦甘都獨自承受。我打算乘漁艇回到舊日隱居之地,又有誰能和我在僧窗下清談呢。在落花與風雨中的西陵渡,可憐這美好的三月三上巳佳節。
門戶荀陳:荀、陳是東漢的世家大族,人才輩出,這里指韓簡伯家族門第高貴。
士論僉:被世人所公認。僉,都、皆。
王謝:東晉時期的世家大族,這里借指韓簡伯家族衰落。
傲世:輕視世人。
承家:承擔家事。
舊隠:舊日隱居之地。
西陵渡:渡口名。
上巳日:古代節日,在農歷三月初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推測,當時可能社會動蕩,世家大族逐漸衰落。詩人看到韓簡伯仕途不順,自己也有歸隱之意,在三月三上巳日送別韓簡伯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送別友人,表達對友人命運的感慨和自身的歸隱之思。詩中展現了世家大族的興衰變化,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送別詩中別具特色。
祇召出江國,路傍旌古墳。
伯桃葬角哀,墓近荊將軍。
神道不相得,稱兵解其紛。
幽明信難知,勝負理莫分。
長呼遂刎頸,此節古未聞。
兩賢結情愛,骨肉何足云。
感子初并糧,我心正氛氳。
遲回駐征騎,不覺空林醺。
孫登好淳古,卉服從穴居。
彈琴合天和,讀易見象初。
終日無慍色,恬然在玄虛。
貽言誡叔夜,超跡安所如。
子平好真隱,清凈玩老易。
探玄樂無為,觀象驗損益。
常抱方外心,且紆人間跡。
一朝畢婚娶,五岳遂長適。
夜舟達湖口,漸近廬山側。
高高標橫天,隱隱何峻極。
石鏡啟晨暉,壚煙凝寒色。
旅泊將休暇,歸心已隮陟。
虛名久為累,使我辭逸域。
良愿道不違,幽襟果茲得。
故人在云嶠,乃復同晏息。
鴻飛入青冥,虞氏罷繒弋。
漢皇敦故友,物色訪嚴生。
三聘迨深澤,一來遇帝庭。
紫宸同御寢,玄象驗客星。
祿位終不屈,云山樂躬耕。
龐公棲鹿門,絕跡遠城市。
超然風塵外,自得丘壑美。
耕鑿勤厥躬,耘鋤課妻子。
保茲永無患,軒冕何足紀。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氣初。
應物方佐命,棲真亦歸居。
貽篇訓終古,駕景還太虛。
孔父嘆猶龍,誰能知所如。
平昔同邑里,
經年不相思。
今日成遠別,
相對心凄其。
郭生在童稚,已得方外心。
絕跡遺世務,棲真入長林。
元和感異類,猛獸懷德音。
不憶固無情,斯言微且深。
劍頭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鐵騎追驍虜,金羈討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風霜。
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
子真巖石下,仲蔚蓬蒿居。
禮聘終不屈,清貧長晏如。
心情在耕藝,養壽資玄虛。
至樂非外物,道冥歡有余。
故人住南郭,邀我對芳樽。
歡暢日云暮,不知城市喧。
朝吾自嵩山,驅駕遵洛汭。逶遲轘轅側,仰望緱山際。
王子謝時人,笙歌此賓帝。仙材夙所稟,寶位焉足系。
為迫丹霄期,闕流蒼生惠。高蹤邈千載,遺廟今一詣。
肅肅生風云,森森列松桂。大君弘至道,層構何壯麗。
稽首環金壇,焚香陟瑤砌。伊余超浮俗,塵慮久已閉。
況復清夙心,蕭然葉真契。
周豐貴隱耀,靜默尊無名。
魯侯詢政體,喻以治道精。
蒞人在忠愨,疑叛由會盟。
一言達至義,千載良為程。
太項冥虛極,微遠不可究。
稟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慚至理,顏生賴真授。
泛然同萬流,無跡世莫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