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王挽章五首 其四
帝謂關張勇,氣吞豺虎群。
忠誠昭白日,始卒翊明君。
滅沒臺躔耀,哀榮鳳口墳。
傳家有賢嗣,淚血入江云。
帝謂關張勇,氣吞豺虎群。
忠誠昭白日,始卒翊明君。
滅沒臺躔耀,哀榮鳳口墳。
傳家有賢嗣,淚血入江云。
皇帝稱贊他有關羽、張飛般的勇猛,氣勢能吞滅豺虎之群。他的忠誠如白日般昭然,自始至終輔佐賢明君主。他逝去如星耀隱沒,葬禮極盡哀榮葬于鳳口墳。家中有賢能子嗣傳承,悲痛的淚水融入江云。
楊和王:指楊存中,南宋將領,封和王。
關張:指關羽、張飛,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以勇猛著稱。
翊:輔佐。
臺躔(chán)耀:臺,星名;躔,指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臺躔耀可理解為如星辰般的光輝,這里借指楊和王的功績和聲名。
哀榮:指死后辦喪事隆重,生前死后都享有很高榮譽。
賢嗣:賢能的后代。
楊存中為南宋重要將領,一生征戰,立下赫赫戰功。此詩應是在楊和王去世后創作,當時南宋局勢雖有和議,但仍面臨外部壓力。詩人可能出于對楊和王功績的肯定和對其離世的惋惜而作此挽章。
這首詩高度贊揚了楊和王的勇猛忠誠,通過對其功績和葬禮的描述,展現他的重要地位。在文學上,以簡潔語言表達深厚情感,是一首優秀的挽詩,體現了對功臣的敬重。
獨誦潘郎秋興賦,閑吟謝守怨情詩。風搖紅樹啼螀急,月照綠窗清漏遲。
碧海青天未有涯。游龍隰楚嘆無家。玉顏知減幾分霞。樓上女嗔樓上鳳,鏡中人似鏡中花。蘋花欲采肯由他。
有無俱遣不空空,空本無空針不容。阿彌陀佛真金色,相好無邊我等同。
古人窮達豈身謀,大舜也陪鹿豕游。突見夷齊對湯武,錯描箕潁高巢由。若知饑溺共天下,肯控崔嵬兀敝裘。后世只看名利重,卻安渠瀆遜清流。中行孔老嘆當年,算到先生合是賢。云鎖釣磯擎老鶴,水煎腐鼠窺饑鸞。未須申腳動星象,只借清風助化弦。宇宙著身誰立極,古祠松下共忘言。
寒戀衾裯夢未成,呼童推戶看陰晴。一庭風露清如洗,月過松梢夜四更。
百尺危樓倚碧岑,昭明曾此快登臨。圖書萬卷披吟富,仁孝千秋景仰深。學士碑新摩玉枕,曼陀花發照寒林。虞山更有崇臺古,松柏蕭蕭鎖暮陰。
五日過居庸,十日渡桑乾。受降城北幾千里,出塞入塞沙漫漫。古來丈夫淚,不灑別離間;今朝送君行,清淚留馀潸。生女莫作王明君,一去紫臺空佩環。生男莫作班定遠,萬里馳書望玉關。我知驥子墜地無齊燕,我知鴻鵠意氣青云端。草間尺鴳亦自樂,扶搖直上何勞摶!一衣敝缊袍,一飽苜蓿盤。歲時壽翁媼,團欒有馀歡。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爭似綵衣起舞春斕斑。去年洛陽人,今年指天山。地遠馬韉破,霜重貂裘寒。朔風浩浩來,客子慘在顏。扼胡嶺上一回首,未必君心如石頑。君不見,桓山烏,乳哺不得須臾閒。眾雛一朝散,孤雌回顏聲悲酸。寒雁來時八九月,白頭阿母望君還!
削竹千枝作纜枝,枝長枝短似游絲。年年百丈無窮路,牽斷肝腸人不知。
九疑山上團團月,紅羅亭下飄風發。四荒求女日復暮,忍使芳年坐消歇。何人傳語寄春君,花氣上天浮白云。
經過太匆匆,山行去路通。客衣沾曉露,縣陌帶春風。沽酒從村市,騎牛任老翁。相逢有吟者,約我醉城中。
玉宇垂玄液,瑤圖紀上祥。堯云方薈蔚,舜海轉汪洋。氣合晨樓暗,聲兼夕漏長。桑林奚用禱,明德邁前王。
置書營?升,大似疏間親。因之返初服,佳趣遲子論。
溪水泠泠清見沙,鏡中歷歷走魚蝦。樹紅霜后無多葉,梅入冬來第一花。
岱岳名山天下無,老來游玩易嗟吁。帝孫池畔秦松老,圣母祠前漢柏孤。古篆蝕苔悲建武,漫碑宿草憶祥符。逢人不解從頭數,牢記山名畫作圖。
競渡流傳故楚風,哀歌互答吊孤忠。野人不是長沙客,且愛榴花映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