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興 其三 人日
草堂人日倚吟筇,日出陰消見遠峰。但愿八荒春盎盎,盡無爭斗即為農。
草堂人日倚吟筇,日出陰消見遠峰。但愿八荒春盎盎,盡無爭斗即為農。
太守一時留惠愛,詩仙萬古自清風。尋常藻繪初何記,終是人心記此翁。
小閣平池陽,危橋屬花嶼。杖履樂幽閑,龜魚蔭深阻。刻柱記新漲,弄水滌煩暑。物我久相忘,珍禽近人語。
百年身世片時間,況是多愁鬢早斑。貧有琴書聊自藥,貴無功業未如閑。波平南浦堪垂釣,日滿東窗尚掩關。祇為慈親憶歸去,商山不隱隱何山。
趙郎落筆寫盤谷,正是太平無事時。今日太行那有此,滿山樵采盡癡兒。
肩輿一入象州城,野岸扶疏石路平。山氣日高常似霧,蠻風天遠不離兵。苔垣廢驛榕陰滿,粉堞沿江柳水明。自是南荒最荒處,何緣微祿漫輕生。
洞口春泉漱碧沙,樓臺仿佛蔡經家。赤鸞銜得金盤子,擲向窗前樹樹花。
最是書生不值錢,空前浩劫記當年。株連羅織真無恥,射影含沙實可憐。重解放,對華箋,何妨醉后發狂言:老妻相伴相扶處,還似鴛鴦也似仙。
橋梓天殊棣有華,良心初不間幽遐。何年四海無旌表,盡化忠臣孝子家。
慚愧高懷記項斯,開緘空感十年私。墨亡潘谷煙澌外,硯破銅臺瓦裂時。馬德未忘千里惠,虎泉終補一篇詩。何當握手吳門笑,共付浮沈與不知。
秦兵百萬壓東南,宗社安危已獨擔。卻置捷書棋局底,諸君猶認罪清譚。
黃石祠邊瓠子河,秋聲送客起回波。魯城此際重觀禮,燕市何人更和歌。除吏自應收士望,翹材原為廣賢科。知君苦憶臨邛令,橋畔還遲駟馬過。
麇子城南看放舟,鳴笳疊鼓不寬愁。過云石迥如人立,破壁江能學字流。此際雄譚還白馬,早時真氣失青牛。亦知別后無他事,肯為嵾峰暫少留。
白面襄陽兒,素腕大堤女。何必芍藥贈,日動心相許。騮馬青絲韁,樓高獨延佇。女蘿附松枝,嬿婉東風里。愿為雙鴛鴦,泛泛碧池水。
風吹大河水,晝夜無停流。嗟君萬里行,且復須臾留。王命自有程,安能顧朋儔。執手兩茫茫,日暮登行舟。皇家重賢才,一藝咸見收。況茲衛生功,妙與元化侔。譬彼照乘珠,所往無不售。愿言進明德,流光被中州。
花壇古井。井邊碧樹離離影。年時應是神仙境。滿院秋光,更顯甘齋靜。畫人行腳如萍梗。五湖四海常馳騁。名山歷盡詩懷鯁。四首故園,莫道吳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