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詠 其二
上都頻見歲華陰,偃息由來本茂林。
醉若有鄉須裂地,吏如逢隠即投簪。
銜無窶數知容冗,病似支離亦挫針。
況自疏家兄弟約,他年擉鼈故溪潯。
上都頻見歲華陰,偃息由來本茂林。
醉若有鄉須裂地,吏如逢隠即投簪。
銜無窶數知容冗,病似支離亦挫針。
況自疏家兄弟約,他年擉鼈故溪潯。
在都城多次見到歲月流逝、景象蕭索,我向來就想隱居在山林之中。若醉鄉有邊界,真該劃地占有;官吏若遇到隱居之人,就應棄官歸隱。我知道自己并無多少才能,所以能容身于閑散之位;我像支離疏一樣患病,也只能忍受針刺之苦。況且我早已與兄弟有疏淡家業的約定,將來要在故鄉溪邊捉鱉生活。
上都:指都城。歲華陰:指歲月流逝,景象蕭索。
偃息:隱居。茂林:山林。
醉鄉:指飲酒沉醉的境界。裂地:劃分土地。
投簪:棄官。
銜:官職。窶數:指才能。容冗:容身于閑散之位。
支離:指支離疏,古代傳說中形體畸形的人。挫針:忍受針刺之苦。
擉鼈:捉鱉。故溪潯:故鄉的溪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都城任職一段時間后,對官場生活感到疲憊和厭倦,渴望回歸自然、隱居生活。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官場競爭激烈、人事復雜,詩人由此產生了遠離官場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隱居的愿望和對官場的不滿。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使情感表達更含蓄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文學才華。
花縣歸來晝寂寥,終南山翠涌亭皋。林深未覺蘭蓀變,天遠何妨雨露高。此去溉根須食實,誰分剩馥與殘膏。行看小試揮毫手,香霧霏霏滴鳳毛。
一徑封苔知雨足,貳車行縣昔時遷。對花啜茗思春日,拂拭新詩益悵然。
世人皮底黠,肚里沒頭癡。只取眼前樂,不憂身后非。眼前樂不久,身后苦多時。愿君早為計,后悔恐難追。
貳車曾上漢中臺,十月海棠無數開。萬里相逢曾識面,雙眵掃凈更傳杯。高情共惜燕支暈,歸夢還思滟滪堆。客去主人應卜夜,不妨喚取燭籠來。
竹淚雨斑斑。綠上闌干。西亭展卻水云寬。畫出瀟湘秋意思,一雁初還。小枕夜香殘。消盡悲歡。籠鴛翠被怨新寒。知否一般銀燭底,人隔重山。
西域高侯自愛山,此君冰雪故相看。蒼梧帝子秋風淚,翠袖佳人日暮寒。妙處寧論鐵鉤鎖,深情莫報翠瑯玕。誅茅何處陰厓底,靜看梢頭玉露漙。
嘗聞圣主得賢臣,三接能令四海春。月滿禁垣齋沐夜,清吟屬和更何人。
為郎非白頭,作牧授滄洲。江界乘潮入,山川值勝游。暑氣隨轉扇,涼月傍開樓。便欲歸田里,拋官逐隱侯。
求名趨于朝,求利入于市。古今朝市間,相爭如鼎沸。不如歸山林,揩磨自心地。心地若分明,名利如唾涕。
自別瓊林雨露邊,江湖目斷繡衣前。禹門尚想龍初化,遼海驚聞鶴已仙。烈日秋霜空耿耿,重山宿草正芊芊。不才后死知何用,坐對諸郎獨泫然。
隔夜西風為辦嚴,掃除氛曀出晴天。正逢翠幄張青綺,應念朱唇拂紫綿。
門前車馬氣如云,鵲噪驚猜意甚馴。別歲風光從草草,報人消息喜頻頻。當家金印君先得,明日椒盤我自親。共樂高堂稱斝壽,安輿迎養趁垂齡。
古今同活法,妙處在阿堵。浮云不作祟,白黑可坐數。窮冬掩關臥,豈為作詩苦。挑燈讀韋編,至味可深咀。
輕靨娟寒,瘦魂凄夕,苒苒金飆來處。一盞泉分,半?月亞,疏香暗傳瑤俎。怕寸剪、秋心苦。沈吟背花去。為誰顧。話凄涼、舊籬都改,幽夢殢、應怯柘裙新舞。破笑倚霜清,算柴桑、孤約曾許。點年蜂黃,寫殘妝、還乞妍句。盡金罍沈醉,莫管明朝風雨。
一時冠冕競加鞭,誰似先生晚節賢。鬢雪自因憂國選,顏丹端為省塵緣。山林喜近生申日,海宇爭期致主年。聞道相看起安石,寧容高臥樂詩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