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晚思
喜祓塵襟屬麗譙,高旻雨罷暑氛銷。
游回宿鳥霞橫嶺,唱殺寒蟬柳抱橋。
戍壁風煙閑尉候,客亭燈火混漁樵。
山川信美非吾樂,已是三年去國遙。
喜祓塵襟屬麗譙,高旻雨罷暑氛銷。
游回宿鳥霞橫嶺,唱殺寒蟬柳抱橋。
戍壁風煙閑尉候,客亭燈火混漁樵。
山川信美非吾樂,已是三年去國遙。
我滿心歡喜,在城樓上洗凈了世俗的襟懷。大雨過后,高空暑氣全消。歸巢的鳥兒在晚霞映照的山嶺間盤旋,寒蟬聲嘶力竭地鳴叫,柳樹環繞著橋。戍樓邊風煙彌漫,守衛們悠閑自在,客亭的燈火與漁樵人家的燈火相互交融。這山川確實美麗,但并非讓我快樂的地方,我離開國都已經三年之久了。
祓(fú):消除。
塵襟:世俗的襟懷。
麗譙(qiáo):華麗的高樓,這里指城樓。
高旻(mín):高空。
唱殺:指蟬鳴到了盡頭,聲嘶力竭。
戍壁:戍樓。
尉候:守衛、哨兵。
客亭:供旅客休息的亭子。
去國:離開國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已是三年去國遙”可知,詩人離開國都已有三年,可能是在被貶或外放期間,身處異地,傍晚登高時觸景生情而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但詩人個人仕途不順的時期,內心充滿了對家鄉和過去生活的懷念。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去國之愁。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描繪傍晚的景色來寄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白刃戕軀起病親,黃童操志出天真。古今臣子雖同節,若個臨危肯致身。
沽酒烹魚送舊年,情知四九在冬前。烘來布被何曾暖,身作彎弓宿露天。
周妻何肉不須疑,一卷維摩靜自持。看到法門真不二,從前綺語盡堪悲。
憶昔西園曾見招,春風歌響入春霄。池上題詩花冉冉,林邊歸騎雨瀟瀟。一別桃源迷故津,花隨流水幾回春。煙塵豈料逢今日,翰墨猶期似昔人。
荷花香里白鷗飛,綠樹濃陰拂石磯。一枕清風長夏簟,云邊何日釣船歸。
誤人誰動少微星,石氣寒噓太古青。孤憤何關兒女事,半床明月照零丁。
野鹿時并走,沙禽亦雙飛。何事秋原上,日斜人獨歸。
自愛華燈替夕曛。舞妝斜亸逐紅巾。側旋裙褶翻蓮葉,蹀躞霜趺點繡茵。香掩冉,氣絪缊。銅簧響處落梁塵。夜深窗外秋星迥,誰見銀河出半云。
高步朝廷上,羽儀鹓鷺行。精誠貫金石,素節履冰霜。爽氣今仍在,斯人沒不亡。嵩云自閒暇,長映讀書堂。
孤懷詎勝百憂侵,息影由來貴處陰。志謝長嘶走千里,身如倦翼返深林。云山處處明雙目,樽酒時時洗寸心。更賴清詩為陶寫,朱弦流水嘆遺音。
炎炎火傘張空,避暑林亭趺坐。有時解帶披襟,恁地有何不可。
深林茅屋隱漁樵,時有扁舟過石橋。誰把客星入圖畫,曉風殘月伴吹簫。
夜下仙壇雪滿天,萬人精享助皇虔。衣冠遠近焄蒿里,玉帛參差繰藉前。假寐暗銷清漏水,洗心遙奉紫檀煙。旂常動處微風起,引望諸曹接項肩。
秋深霜殞北堂萱,腸斷孤兒痛莫言。香篋獨看九膽在,寒窗空見斷機存。遙天月冷悲遼鶴,嶺海風高哭夜猿。懿德褒封欣有誥,恩光千古賁丘原。
飛泉何許來,明月此夜滿。登高立秋風,妙趣無人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