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隱者
固潔精魂欲上天,幽居深處水云邊。煙封遠浦沙鷗盡,樹鎖前山草鹿眠。書假管城應復路,楮生墨客未回川。逢人更祝堅清志,必日云衢足躡前。
固潔精魂欲上天,幽居深處水云邊。煙封遠浦沙鷗盡,樹鎖前山草鹿眠。書假管城應復路,楮生墨客未回川。逢人更祝堅清志,必日云衢足躡前。
高臥東林絕世紛,昂昂野鶴在雞群。三吳人物多相重,重爾能詩又好文。
恒山十八景難酬,泉石膏肓恨未休。一剎懸空身似夢,半生筆底事堪愁。金風玉露秋已盡,紅葉銀霜冷不收。塵外延霄輕羽翼,仙凡路隔阻追游。
瑤臺雙白鶴,飛來棲我庭。棲我庭,歲一伏,兩雛生。一雛死,兩悲鳴。松陰宛轉巢復成,巢成復引兩雛行。丹砂猶隱頂,白雪已垂翎。成都未識趙公馬,緱嶺那聞王子笙。成都緱嶺知何處,忽報主人留鶴去。主人去去登巖廊,鶴亦雙翎日夜長。他年欲覓庭下跡,千仞遙同威鳳翔。
孟先生,愛青山,看山累月出不還。蹇驢長笑天地間,杖頭酒壺時取酌,身須饑病多容顏。往時佳句動明主,富有聲名無比數。先生遇之亦不驚,去臥南山紫蘿雨。嗟吾豈是先生徒,朝朝飽飯謁禁廬。暮歸卻向衡門趨,刻畫造化論錙銖。但有千載名眾人,不知而已獨信非其愚。未知吾師先生,先生師吾孔子、不師周公,吾亦聊以自娛。嗟哉先生獨不得相與于同世,云龍上下游八區。
棹歌聲起洱河濱,君著先鞭我后塵。山上安山猶遠使,客中送客是愁人。心隨初日葵花轉,眼看薰風荔子新。細數歸期同把酒,龍江梅信定先春。
吾稿終覆醬,自惜未自焚。乃有今祖龍,一燎付燼塵。毀之亦快舉,世多惟吾文。所憾劫火中,中自有奇珍。同為昆明灰,珣石胡弗分。舉世無是非,祝融固斯倫。神不服吾言,謂以石累珣。鋤艾傷及蕙,雖傷仍當耘。榮松繁及李,雖寒仍當春。君子貴自責,毋呶呶于人。其辯終強辭,吾意未能申。退理篋副本,推新出其陳。匪志必問世,藉抗祝融神。文字功在修,去疵乃見醇。知仁縱異見,能醇真賞臻。
至人憲天德,虛心體群生。自為代工計,豈為濟眾名。惟王間世才,欽圣奉天明。端居澹無欲,四海流仁聲。耄倪競稽首,愿王壽千齡。如彼岷峨高,不騫復不傾。小臣最陋劣,夙受顧盻榮。孤恩愧明義,念舊勞睿情。臨風拭病目,思見德化成。
三五垂楊向水低,斜風細雨滿秋堤。想應日旰魚蝦飽,隔岸禾雞自在啼。
元日春回不道遲,匆匆未遣萬花知。道山堂下紅梅樹,速借晴光染一枝。
白白袒免頭上繞,兩度三號哭年少。長夜幽林嘆一聲,山鳥驚飛虎倀叫。千里提攜多苦辛,十年夢寐空啼笑。病骨棱層影漸銷,莼香何日生秋廟。嗚呼七歌兮歌正哀,操戈揮日登荒臺。
緲緲煙波帶白蘋,露寒風細月如銀。沙棠舟上愁回首,只聽猿聲不見人。
婉伸華簟上,不下葳蕤鑰。郎君已自前,羅衣那及著。
已聞祇候升州判,巡徼俄聞亦佐州。英德只今為外府,官民多怨更多愁。
平生疏懶是天姿,今歲春來起亦遲。好酒或如陶靖節,杜門深愧鄭當時。向來事業惟供笑,如此風光忍廢詩。館閣真才試枚舉,鵠山陪預恐難期。淡靄輕風弄野姿,江天寥廓鳥飛遲。從知宇宙多閒地,誰信襟懷勝舊時。夜雨不驚逋客夢,暮云猶入故人詩。山中亦有陽春曲,拂拭朱弦待子期。
玉天妃子盛妝馀,環佩玎珰曳紫裾。昨夜宴闌新有命,紫微宮里掌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