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逃臘藏深柢,乘春發故荄。
雨障單蓋側,風偃半旗開。
脆理繒爭裂,斜規扇欲裁。
無堅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逃臘藏深柢,乘春發故荄。
雨障單蓋側,風偃半旗開。
脆理繒爭裂,斜規扇欲裁。
無堅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芭蕉在寒冬時將根藏于深處,春天來臨時從舊根上發出新芽。雨打時如傾斜的單蓋遮擋,風吹時似半展的旗幟飄動。它質地脆嫩像絲綢要裂開,形狀斜圓好似扇子待裁剪。用它的不堅固比喻浮世無常,金粟如來確實富有智慧。
逃臘:躲避臘月的寒冷,指寒冬時節。
深柢(dǐ):深深的根。
故荄(gāi):舊根。
單蓋:單獨的傘蓋,形容芭蕉葉形狀。
偃(yǎn):倒下,這里指芭蕉葉被風吹倒的樣子。
脆理:質地脆嫩的紋理。
繒(zēng):絲綢。
斜規:斜圓的形狀。
金粟:金粟如來,即維摩詰大士,這里借指富有智慧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可能在春日看到芭蕉生長,聯想到其脆弱易折的特點,結合自身對世事的感悟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變化和不穩定因素,引發詩人對浮世的思考。
這首詩以芭蕉為描寫對象,通過對其生長和形態的刻畫,揭示浮世無常的哲理。詩中比喻生動,借物抒情手法運用巧妙,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觀察與思考。
漫道重陽期尚賒,
東籬黃菊已先花。
檐前秋滿云籠月,
天外星寒客泛槎。
高會況逢鴻雁到,
豪吟直欲斗牛斜。
池亭鐙火環如晝,
疏柳幽篁醉孟嘉。
座下聞經本至誠,
改頭易面悟前身。
信知大道無難事,
一念真如雉化人。
銀漢來天上,
黃河落地中。
兩間無阻隔,
一氣走鴻濛。
大樹能興漢,
長城不限戎。
若持同體義,
朝野秦膚功。
鷗浮春渚。燕裁紅樹。惹新愁,怕重經舊時行路。苔飾石容新,藤掛松腰古。更滿目,淡煙零雨。
凡花無數。海天欲暮。故人兮,故今兮只今何處。舉步上層樓,低首傾觴俎。眼里淚,酒中滲去。
夢初閣。殘卷馀醒尚著。紗窗外,晴報遠鐘,曙色陰陰透簾幕。醒來夜情惡。更聽膠膠聲作。中心驚,顛倒著衣,卻被蒼蠅弄聽錯。
長鳴意誰托。甚風雨凄凄,都未忘卻。寧同宛轉調弦索。驚茅店羈旅,金閨朝士,一例繁雄并冷落。底更促梳掠。
寂寞。豈漂泊。攪無睡殘更,翻依鳴柝。同聲唱曉天涯各。悵問寢猶隔,櫛笄如昨。干卿何事,向耳畔,觸悲樂。
禪心詩思最相關,
野服清齋得暫閒。
錢乞大官唯布地,
名慚小草只宜山。
一簾過雨籠花氣,
三笑逢君破客顏。
日暮暑消談麈落,
彌天高辨正連環。
獨繞闌干夜半行,
綿綿愁思靜中生。
永懷朋好知誰在,
忽數年光只自驚。
雨氣遠來林葉動,
電痕橫走紙窗明。
羈人正苦心如搗,
況復寒宵感物情。
鄰家爭乞麗春栽,
玉手輕分帶月培。
窗下老翁迂入骨,
清齋三日為移梅。
玉柱檀槽立錦筵。
低眉信手曲初傳。
鳳凰飛上四條弦。
楊柳已吹三疊韻,何須人在九江船。
夜涼人與月嬋娟。
紫袖昭容玉尺溫,青綾步障粲花論。手抄羅隱江東集,心訂韋皋蜀道婚。極恍惚中煙有影,最纏綿處夢無痕。不妨說與青天曉,卿自憐才我感恩。
辭家兩見月,兀兀閘河邊。長路難計日,逆流如上天。扶攜幸相得,宴坐亦翛然。始識浮家意,伸鉤擬釣船。推篷殘卷后,秋爽正相宜。飯燥香粳缽,羹勻玉糝匙。飽餐無一事,翻憶在家時。多少風塵子,天涯長苦饑。
偶賦山川行路難,浮名十載避詩壇。貴人相訊勞相護,莫作人間清議看。
會合都從戊巳家,金鉛水汞莫須誇。只此物,結丹砂,反覆陰陽色轉華。
蓑笠從衡觳觫蕃,暝歸晨作俟豐年。誅求莫撓雞豚社,春雨春寒苦最先。邕邕何處一聲秋,杜若汀連宿莽洲。米熟菰蒲隨分飽,危機多是稻粱謀。
白石鑿鑿,韞爾美璞。君子道晦,君子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