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才少白師歸天臺
壤色擁行肩,南方應有緣。
歸艎素車浪,寶戺赤城天。
宴樹春園密,談花畫祴鮮。
憑師無閡智,呵黜二宗禪。
壤色擁行肩,南方應有緣。
歸艎素車浪,寶戺赤城天。
宴樹春園密,談花畫祴鮮。
憑師無閡智,呵黜二宗禪。
僧人辨才少白師被眾人簇擁著前行,看來他與南方很有緣分。他乘坐的船在白浪中前行,目的地是赤城山那如寶石臺階般的天空。春天的園林里宴飲之處樹木茂密,談論佛法時就像畫卷上的花朵般鮮艷。憑借大師無礙的智慧,去呵斥貶黜那兩宗的禪法。
壤色:眾人的樣子,這里指簇擁辨才少白師的人。
歸艎:返航的船。艎,大船。
寶戺:指赤城山,戺是臺階,這里形容赤城山如寶石臺階般。
祴:古代一種軍旗,這里“畫祴”可理解為如畫般。
無閡智:佛教語,指通達一切、沒有障礙的智慧。
二宗禪:具體所指需結合當時佛教宗派情況,可能是當時流行的兩種禪法流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當時佛教發展,各宗派交流頻繁。詩人可能與辨才少白師相識,在其歸天臺時,出于對佛法的關注和對僧人修行的敬重而創作此詩,期望他能在天臺弘揚佛法,辨別和糾正一些禪法。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辨才少白師歸天臺,突出了對僧人佛法修為的肯定和期望。其特點在于將送行場景與佛法理念相結合,展現出濃厚的佛教文化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佛教文化在文人創作中的體現。
頗聞官府苛,箕斂多假借。民嘬嚅無聲,儻飲比泉啞。
唾尖絨舌淡紅甜。
亂峰幽石繞周回,竹閣蕭然對澗開。不與青山有緣者,誰能著屐此中來。
早晚臨妝鏡,秋容怯玉鈿。君心如日月,照妾似初年。采荇歸來午,花梢日轉廊。綠陰涼似水,不用洗紅妝。生愛東鄰女,蛾眉畫不如。近來機杼廢,臨得右軍書。漫道從軍樂,風霜只獨居。三年遼水上,不得一行書。海上扶桑景,清光日見君。祇愁風雨夜,西北有浮云。今夜中秋月,含情獨上樓。辰星三兩點,偏照玉簾鉤。自見南樓月,頻頻夢楚州。無端今夜雨,祇作小山秋。露井疏桐晚,風亭碧藕秋。卷簾山月上,水宿見雙鷗。堂上春花老,流泉日繞山。愿為雙白鶴,云路載君還。天子西巡狩,彤弓錫虎臣。樓蘭何日斬,看汝畫麒麟。
不見高陽舊酒徒,臨風惆悵幾踟躕。無窮真味思焦尾,有限浮生嘆白駒。德望服人輸二陸,文章重世愧三蘇。散材潦倒渾無用,空作昂藏一丈夫。
沐寒春色青,微雨淡紅傘。一瓣杏花過,影隨風緩緩。
數畝幽居深復深,逶迤一徑入云林。開園特傍青山麓,引水遙從碧澗潯。市遠不聞來俗駕,心閒寧復夢朝簪。籬邊帶雨朝移菊,壟上鋤云晚種芩。舊植杏林多結子,新培橘樹漸成陰。清香繞舍微風動,翠影翻階霽月臨。功效似能回造化,刀圭亦足已呻吟。但令枯槁陽春轉,肯受尋常世利侵。醫國不殊秦緩手,濟時還契葛洪心。笑予俗病幾成癖,欲借仙源一洗襟。
春腳潛行何處尋,羲和振轡耀蒼林。九閶盡出三陽色,萬象齊開復旦心。豈有堯天仍十日,且依禹歷數分陰。東方斗柄從茲揭,皞帝龍車合遠臨。
讎校每終夜,丹黃不妄研。購來時倒廩,換去可論錢。好托知音在,免隨故紙捐。奇編難再值,追昔已徒然。
臺荒屋老閱人深,拂拭留題重整襟。科目一朝來券外,姓名三世在碑陰。公孫晚歲叨明詔,裘氏當年費苦吟。報與曲江先輩道,老婆非復少時心。遨頭唱首各高深,才薄難披作賦襟。已覺鶯花成一夢,尚貪螢雪競分陰。即今空負臺萊意,宿昔曾賡殿閣吟。北望鈞天搔白首,區區終有祝堯心。
別離誰獨免,此別是中秋。爾上袁宏艇,予登庾亮樓。羽衣飄北檻,漁笛起中流。炯炯共明月,那堪兩地愁。
三徑無資鬢已皤,一瓢閒卻在煙蘿。何時得遂弦歌興,盡遣公田種術多。
馬血為轉燐,人血為野火。何為松柏間,赤輪陟如跛。人言鬼炬微,神者赤而大。騶導向空馳,填云盛旗馬。枯冢僻且荒,來游則云那。我欲往詢之,恐即無可話。隔河聞于菟,黃犢夜在野。一夫呼以馳,炬滅松露瀉。
分枝擢干倏花開,長養初從寸許栽。欲識菩提能結果,靈根端自個中來。
此地有別墅,投閒尋隱淪。酌君樽中醪,笑我衣上塵。石竹拂瑤席,野荷清角巾。雙松駐白日,一水流青春。盤谷憶李愿,鑒湖懷季真。古有《逸民傳》,非君誰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