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靜海勾稽高洎
豪錐殘試墨,綸綬照恩裳。
沿牒天官調,承家父任郎。
曲長溪舫遠,宴密酒螯香。
得助江山國,仍縫古錦囊。
豪錐殘試墨,綸綬照恩裳。
沿牒天官調,承家父任郎。
曲長溪舫遠,宴密酒螯香。
得助江山國,仍縫古錦囊。
毛筆剛剛蘸墨試用,絲綬閃耀著皇恩的光芒。你沿著公文被天官調配,繼承父職成為郎官。你乘船沿著曲折的溪流遠去,宴會中酒和蟹螯香氣四溢。你在這有江山美景的地方會獲得靈感,還會遇到古時那樣的創作機緣。
豪錐:毛筆。
綸綬:絲帶,常指官員的印綬,這里象征皇恩。
沿牒:指官員按公文調任。
天官:指吏部。
父任郎:因父蔭而任郎官。
酒螯:指下酒的蟹螯。
古錦囊:典出李賀,李賀常背一古錦囊,遇有靈感便寫下來投入囊中,這里指創作靈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詩人送別靜海勾稽高洎時所作。當時高洎可能因父蔭或吏部調配獲得新的官職,詩人在送別之際寫下此詩表達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祝賀。特點是將友人的任職情況與旅途、創作等元素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丞相華堂燕斝飛,君恩自與眾心期。魯臺況值書云后,漢殿仍經喜雪時。便有東風來翠幕,別翻新曲度瑤池。可傷衰病無才思,欲續高吟愧色絲。
應化來江右,乘流出嶠南。后身逢七七,前話續三三。坐見諸天繞,來聽二士談。更無木上坐,只有佛同龕。
公莫舞,公竟舞,龍泉三尺虹光吐。鴻門宴上殺氣高,勇士相看勢如虎。赤帝龍顏不可傷,何用屑屑揚雙珰。英雄獨學萬人敵,豈知歷數歸真王。筵前舞罷將軍醉,玉斗聲中霸圖碎。不須約誓界鴻溝,江東父老難重會。
天光終始賁丘園,感激鴻仁矢不諼。地下先公應有語,九泉無自荅皇恩。
小哀洲北渚云邊,二女明裝共儼然。野廟向江空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東風近墓吹芳芷,落日深山哭杜鵑。猶似含顰望巡狩,九疑凝黛隔湘川。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故臺遺老識,殘簡圣皇求。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
田夫田婦盡為傭,以藿充腸粳固豐。、憶得往年秋獲半,猶憂谷賤大傷農。
牛散荒陂犬應門,清砧不動靜孤村。老農去去收秋稼,野客行行鎖竹軒。市遠何妨鮭是菜,家貧休厭瓦為盆。招邀且就田間飲,禾黍登場已滿原。
吹笛江頭夜半時,新聲清切淚堪揮。故園應有梅花落,何得因風滿客衣。
吾聞句漏仙翁之丹井,乃在紫微之陽東山之頂。仙翁丹成去不歸,但見一泓寒碧涵秋影。當年仙翁鍊丹砂,呼吸沆瀣餐朝霞。陶镕日月精,鍊冶紫河車。玄液化白雪,真胎結黃芽。一朝騎龍去,翱翔太清家。遺此百尺井,千古令人嗟。轆轤無聲石苔紫,子規啼老長松花。我來汲井凌絕頂,夜半飛出黃金鴉。直疑此水接東海,上通銀漢之靈槎。靈槎迢迢貫明月,漢使西回持絳節。矯如黃鵠摩晴空,何待金丹蛻凡骨。酌以丹井水,載歌仙人篇,永言保之合自然。勿因離別損顏色,此水可以期長年。
深宵大魘正欺儂,奮力醒來四體慵。可恨當窗無月色,沉沉上國夢方濃。
家在屏山東復東,高軒肯過白云中。石橋自是神仙處,竹屋相傳詩律工。日暮春江愁李白,山寒秋菊老龜蒙。時平莫袖揮毫手,此論于予卻未公。君家自有神奇在,底用濃熏到馬班。黃石一編燈火外,紫芒雙劍斗牛間。誰能莫府初開印,聞有詩人便入山。雨過勘廳春草綠,與吾意思政相關。
大奸畢竟誤聰明,留得豪園增罵名。卻喜悠閑眾花草,不隨人事共枯榮。一代雄才百劫身,扶顛曾是仗斯人。名園巨宅安居否?花落鵑啼總惜春。
郁彼千歲枝,偃蓋寒光映。奇聳龍鶴形,冷具霜雪性。長風拂漢來,謖謖動清聽。鏗聲散寥廓,寥廓如相應。
一龕香火白蓮宮,古社猶題甫里翁。坐挹高風千載上,依然舊宅五湖東。雨荒杞菊流螢度,月滿陂塘斗鴨空。故草已隨塵土化,空瞻遺像寂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