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解職抒懷上郡守
空函檄草聚浮埃,日愧西園綴上才。
著帽每容司馬進,脫巾多伴使君來。
孤根易變江南橘,歸夢先隨隴首梅。
惟有酬恩無限淚,異時應濺別離杯。
空函檄草聚浮埃,日愧西園綴上才。
著帽每容司馬進,脫巾多伴使君來。
孤根易變江南橘,歸夢先隨隴首梅。
惟有酬恩無限淚,異時應濺別離杯。
空蕩的信函、檄文草稿堆積著一層浮塵,我每日都慚愧自己忝列西園的賢才之列。常常戴著帽子像司馬一樣從容進入,也多次解下頭巾陪伴使君往來。我就像那容易變異的江南橘樹,思鄉的夢已先隨著隴首的梅花飄歸。只有那報答恩情的無盡淚水,日后定會濺落在離別的酒杯中。
空函檄草:指閑置的信函和檄文草稿。浮埃:灰塵。
西園:原指東漢末年曹植與文人聚會之所,這里借指郡守的幕府。綴上才:忝列賢才之中。
著帽:戴著帽子,有從容之意。司馬:州郡屬官。
脫巾:解下頭巾,有不拘禮節之意。使君:對郡守的尊稱。
孤根:孤單的根,這里以橘樹自喻。江南橘:《晏子春秋》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說法。
隴首梅:泛指故鄉的梅花。隴首,泛指高山。
酬恩:報答恩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詩人即將被解職,在這種情況下向郡守抒發自己的情感。當時詩人仕途不順,面臨解職,內心充滿了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同時也對郡守的恩情心懷感激,思鄉之情也愈發濃烈。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解職時復雜的情感,既有對自身仕途不順的慚愧,又有對郡守的感恩和對故鄉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讓我們了解當時文人在仕途波折時的心境。
夜深霜氣寒,窗月皎如燭。鳴鴻尚遐征,孤鶴亦驚宿。念我平生親,悵焉動心曲。四明是何處,苕溪如在目。異方詎能通,遠道何由縮。十年無一字,信是如金玉。白發漸欺人,晤言安可卜。
佛聚眾香界,春來萬壽山。昆明湖上客,無復舊時顏。
雨點飛來水面初,濕銀盤里走真珠。龍宮可是忙收拾,萬斛齊傾半霎無。
不向刀頭求法度,且從石上證因緣。可憐一片玄黃血,留到今時色更鮮。
不騁嬌姿媚艷陽,卻來冒雪并寒芳。應嫌春色繁華態,故學梅花淺淡妝。
曈曈扶桑日,流光射檐楹。晨起披我衣,旦氣何其清。萬慮自澄湛,油然善心萌。愿學古圣人,孜孜待雞鳴。
愁憂無端來,有巧不容措。平生兔三窟,掛網不知懼。君子事明哲,為善天下妒。俯仰無愧怍,于以理世務。禍罹忽然至,不幸我豈惡。所以終百年,任運恒優裕。哀哉古屈子,死豈忠貞誤。委質復潔身,讒口焉得污。神仙冰雪姿,方丈難企覢。清高絕塵上,亦藉波濤險。世人空想像,年歲虛荏苒。秦皇與漢武,鬢雪不可染。猖狂遺馀恨,略得筆舌貶。君看唐虞圣,聞君衽猶斂。
遠碧亭前翠竹幽,多情誰為數詩籌。云霄指點無多路,淮海從容一半秋。客騎鳴鸞行復止,官船撾鼓去如流。登高好寄孫公賦,消得吾生萬斛愁。
脫卻塵凡守寂寥,遠公門下特高標。錫飛已占吳山勝,杯度何妨楚水遙。南壟蘋蘩春自薦,北堂甘旨晝親調。憐君獨遂還鄉愿,夢繞江天恨未消。
海雁依時到,庭花不再紅。通家錦囊在,入室穗帷空。歌哭同杯酒,江湖想釣筒。真淳那復見,落日起悲風。
月轉東墻花影重,花迎月魄若為容。多情月照花間露,解語花搖月下風。云破月窺花好處,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幾度花和月?月色花香處處同。
柘磯諸山如馬馳,磯畔輕煙飛鷺鷥。匡廬隱隱望題品,應怪詩翁到得遲。
雷霆絕響山陵起,三十六宮土花紫。委環遺佩總成塵,一抔黃土埋艷春。蓬科棲煙竄狐鼠,蕭颯酸風迷楚雨。三更燐火作紗燈,冢上嘍嘍話紅鬼。
水草冬不死,豈為寒所侵。巖松風力勁,歲暮青滿林。念彼苦節士,艱難持素心。雖存太古操,惜哉無知音。守中固有道,庶為君子欽。
大教齊事理,凡心交信疑。四大示所聚,天人顯盧師。頑仙既遠遁,毒龍亦恒依。作用有顯秘,知量無參差。后起仰高蹤,途轍何合離。法興金固城,旨沛湯浚池。嗟予躡形影,淑問啟新知。茲來仰堂構,攝心睹威儀。馀磬入松風,高鐘旋翠微。廊欞窈窕轉,塔檻玲瓏施。香煙界溪流,燈月藏山輝。晦息意乍定,梵聲發嘗期。共嘆中興功,俯禮無異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