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十二首 其五
治世恥言功,撥亂難為德。周公安足類,國史從來直??脊胖了褰K,掩卷長太息。江都不可留,群盜勢孔亟。神速趣關中,柴師會渭北。賢謀揖軍日,一見如舊識。驍雄攝英主,不疑懷敬德。大業率由誰,而乃論嫡立。功薄圖自固,嫌忌反成側。人事上應天,秦分太白出。騎虎竟何從,六月之四日。諸子尚復有,哽咽終無及。澤被在天下,萬世悲其質。貧賤無傷心,崇高多險仄。勿生帝王家,此語堪涕泣。
治世恥言功,撥亂難為德。周公安足類,國史從來直??脊胖了褰K,掩卷長太息。江都不可留,群盜勢孔亟。神速趣關中,柴師會渭北。賢謀揖軍日,一見如舊識。驍雄攝英主,不疑懷敬德。大業率由誰,而乃論嫡立。功薄圖自固,嫌忌反成側。人事上應天,秦分太白出。騎虎竟何從,六月之四日。諸子尚復有,哽咽終無及。澤被在天下,萬世悲其質。貧賤無傷心,崇高多險仄。勿生帝王家,此語堪涕泣。
危樓百尺倚青冥,面面軒窗列畫屏。
海擁東南天倒白,山橫西北地惟青。
半鉤簾幕宜聽雨,獨倚闌干可摘星。
幾度登臨瞻八表,恍疑仙籟起泠泠。
平昔交游今幾人,后生誰復款吾門。
茅檐適性輕華屋,黍酒忘形敵上樽。
東圃旋移花百本,西軒恨斫竹千根。
舍南賴有凌云柏,父老經過說二孫。
初地今方至,層巒樹杪看。
修篁三竺路,清磬百花壇。
妙境開生面,慈云入大觀。
風微松韻靜,夕照暮煙閉。
鄰居女伴哭哀哀,
交淺情深亦異哉。
莫解此生緣會在,
人言無間溯由來。
俄頃風云變物華,撒鹽飛絮斗輕花。只應陋巷無貧者,玉戶瑤階共一家。
挾風穿箔打窗紗,窗里人看窗外花。噴玉流珠君豈羨,從來自是五侯家。
怪底朝來暖欲昏,
故應晚雨劇翻盆。
空齋寂寞催成睡,
風為捲書還閉門。
十年滿志見清澄,次第收功到秣陵。
伊呂之間斯論定,漢唐以下幾人能。
暴腮我是登龍鯉,銜尾誰非附驥蠅。
王謝風流重江左,及門五尺亦羞稱。
一氣蒼茫接混冥,
眼前鯤鹿擁重瀛。
渡江名士如相問,
此是人間野史亭。
白頭方得嶺南麾,
卻望長安恨不飛。
毒霧腥煙非我樂,
未從公辟敢言歸。
年年來去明湖路。打槳依花步。女郎家住水香村。一路低荷軟柳似青墩。
今年重泛明湖曲。秋水瑩寒玉。荷花渾不似當年。只有斷橋垂柳尚依然。
皎潔冰輪,朦朧煙柳,宵深露濕春衫。望碧天無際,何處長安?;厥桩斈贳欅E,花影下同倚紅闌。心如醉、一書欲寄,幾度重看。
漫漫。閑愁閑恨,向夢里尋君,細訴情端。料蕓閨無事,也念前歡。記否臨歧握手,千萬語、只勸加餐。還自愧、浮生若萍,舊約盟寒。
遼陽今喜媲睢陽,炳炳名垂汗簡長。
昔嶺風煙饒劍氣,浣溪俎豆帶花香。
君恩況復榮孫子,臣節洵無愧帝鄉。
自古成仁惟志士,眼前何必悼存亡。
遠視高肩有鳳文,生來不稱在人群。
朱門香稻長如客,明月滄江總為君。
一種昂藏臨水岸,數聲清迥落寒云。
碧天路近飛猶懶,自啄霜毛向夕曛。
嗟我谷中蘭,猗猗復英英。秋氣日夜至,鶗鴂乃先鳴。
百草不重芳,霜露浩縱橫。棲棲就一役,慷慨非其情。
少壯復何為,老大無成名。仙人攬紫芝,芳燦如芙蓉。
兩耳委其肩,短發以蒙茸。侍從幾玉女,導我入云中。
奉我一丸藥,期我于空同。服之生羽翼,婥約變形容。
顧見云中鹿,婉蜿成白龍。累累城上星,河漢流清光。
耿耿不能寐,寤言起彷徨。彷徨立中庭,遼遼夜未央。
白云涂我衣,北風吹我裳。還坐顧四壁,蘭燈一何明。
緘書寄遠道,涕泣下縱橫。倦鳥無故林,游子無故鄉。
驅車出門去,徒侶相扶將。
鼓吹休明羨寶臣,凌云綵筆正嶙峋。
代興大業誰千古,未墜斯文在七閩。
社結石君常拜石,亭名春草獨憐春。
懸書不賣黃金賦,命駕惟期白發人。
蘭思蕙心堪自媚,蛙聲蚓響幾番新。
愿崇令德加餐飯,莫向明時嘆積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