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十四莊,兼贈綦毋校書
聞君息陰地,東郭柳林間。
左右瀍澗水,門庭緱氏山。
抱琴來取醉,垂釣坐乘閑。
歸客莫相待,尋源殊未還。
聞君息陰地,東郭柳林間。
左右瀍澗水,門庭緱氏山。
抱琴來取醉,垂釣坐乘閑。
歸客莫相待,尋源殊未還。
聽說你隱居的地方,在東城外的柳樹林間。住處左右有瀍水和澗水環繞,門庭正對著緱氏山。你抱著琴來飲酒作樂,垂釣時悠然閑適。回家的客人不用等我了,我探尋美景還遠未歸來。
息陰地:指隱居之地。
東郭:東城外。
瀍(chán)澗:瀍水和澗水,都在今河南洛陽附近。
緱(gōu)氏山:在今河南偃師東南。
尋源:探尋源頭,這里指探尋美景。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可能在游歷或訪友過程中,聽聞友人隱居生活,心生向往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隱居生活。其突出特點是環境描寫優美,營造出閑適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唐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推崇。
屈指蒙塵近十秋,每懷若作濟川舟。公卿寧憶朝元暮,士庶空余思漢謳。報越有君誰共難,椎秦無力獨勝愁。螭龍豈是池中物,文叔當年自謂劉。
晉安文物表閩鄉,試宰懸知治劇良。馬首江郎千丈碧,船頭黯澹百灘長。床琴半入幽蘭韻,家醞新添荔子香。他日政成民不擾,風流何必數河陽。
雨歇月朦朧,中宵卜去蹤。夙興僮御喜,爭詫曉云紅。
曾門嘗佐虎頭州,濟美人猶羨督郵。三仕今看孫又子,會持麾節繼前修。江山不怕簿書迷,鸞鳳何妨枳棘棲。公退讀書消永夜,遙知太乙下青藜。
吾生幸凝湛,智浪紛競結。流宕失真宗,遂之弱喪轍。雖欲反故鄉,埋翳歸途絕。滌除非玄風,垢心焉能歇。大矣五千鳴,特為道喪設。鑒之誠水鏡,法穢皆朗徹。
臨水柴門槐影護。只合幽人住。籬落帶斜陽,一架薔薇,習習香風度。綠陰碧蘚開樽處。客醉忘歸去。遠樹杜鵑啼,溪靜林深,疑是江南路。疏影一枝風裊裊。暗送寒香小。淺水照橫斜,高士山中,春色生多少。黃昏孤枕江聲悄。新月窺人好。遙憶綺窗前,晴雪霏霏,銀蒜垂簾早。
仲由行行終身誦,師也堂堂帶上書。五柳卻能知此意,無弦琴上賦歸與。
驛館夜沈沈,朝來小雨侵。望山披爽氣,憑軾動微吟。水近田差潤,云歸山半陰。何當一滂沛,處處足甘霖。
幾樹長松簇萬枝,邀朋日日共圍棋。科頭箕踞聊消遣,高挹薰風午不知。
當年結夏映層潭,脫帽卸輕衫。柳絲斜飏陰篷捲,釣檻外、碧色微添。橋背嫩涼瑟瑟,村頭老樹毿毿。水天閒話對誰談,城市我何堪。采菱放鴨江鄉伴,無人問、老子溪南。浮世飛鴻雪爪,故山亂葉茅庵。
煙城歷歷傍舟移,來處回看日向炊。高樹翳蟬含雨澀,晚潮隨月上江遲。側身我尚酬形影,即景詩難免亂噫。損性卻緣情未了,欲歸何故立多時。
槁梧彈處羽音清,三弄猗蘭調未更。心事只緣洙泗老,聲名焉藉汝南評。升沈久破邯鄲夢,讎校重煩太乙精。聞道芝田東海外,白云長日自英英。
霞鑠簾珠,云蒸篆玉,環樓婉婉飛鈴。天上王郎,飆輪此地曾停。秋香不斷臺隍遠,溢萬叢、錦艷鮮明。事成塵,鸞鳳簫中,空度歌聲。臞翁一點清寒髓,慣餐英菊嶼,飲露蘭汀。透屋高紅,新營小樣花城。霜濃月淡三更夢,夢曼仙、來倚吟屏。共襟期,不是瓊姬,不是芳卿。
但能取醉莫論文,春色闌珊已十分。海上楊花空作雪,西陵松樹藹為云。出船素面如纖月,倚檻紅芳學茜裙。堪恨風流不同賞,斬新詩句亦輸君。
青山疊疊晚煙迷,幾點疏磷斷澗西;夜雨寂寥山鬼泣,春風無主鷓鴣啼。酒爐如故生荊棘,畫棟凄涼落燕泥。開謝桃花誰過問,萋萋芳草牧群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