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所見賦五題 其五
二月風堪愛,悠悠天際生。
向空鳴籟細,乘暝作寒輕。
拂水紋層浪,穿條杌紫莖。
煩君期素魄,相伴倒春清。
二月風堪愛,悠悠天際生。
向空鳴籟細,乘暝作寒輕。
拂水紋層浪,穿條杌紫莖。
煩君期素魄,相伴倒春清。
二月的風惹人喜愛,它悠悠地從天邊吹來。向著天空鳴響,聲音細微,趁著暮色帶來輕微的寒意。它吹拂水面,泛起層層波浪,穿過枝條,搖動著紫色的莖干。煩請你與明月相約,一同陪伴我度過這清新的初春時光。
堪愛:值得喜愛。
籟:指自然界的聲響。
暝:暮色。
杌:搖動。
素魄:指月亮。
倒春清:這里指初春清新的時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二月初春景象來看,可能是詩人在初春時節出城游玩,被眼前的自然景色所感染而創作。當時詩人或許心境閑適,對大自然充滿熱愛,因而寫下此詩表達對初春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二月春風和初春景色,突出特點是對風的描寫細膩生動,營造出美好意境。雖在文學史上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獨特審美。
風御鸞驂控太清,連宵秋徹步虛聲。紫壇鳴佩封章秘,玄鬢勝冠拜舞輕。欲賦為云慚宋玉,漫勞入夢見飛瓊。刀圭自搗神仙窟,百感遙遙對月明。
君是含香吏,花能作意開。折來方玉蕊,植下向瑤臺。淡薄勻春色,飄零入酒杯。芳菲雖可惜,不是故園梅。
山林自有山林伴,冠蓋還同冠蓋心。久已山林避冠蓋,何煩冠蓋絕山林。
江上青簾映白沙,壚頭美酒玉無暇。李白當年曾醉此,桃花落盡不思家。
漢帝初平四海回,《大風歌》激楚聲哀。彭城王氣千年足,芒碭寒云萬里開。父老只知亭長去,山河都屬沛公來。故鄉歡飲無多日,泗水依然繞舊臺。
漢代才華合,西京樂府開。人傳大司馬,詩冠柏梁臺。我有朱弦曲,思陳清廟來。楚聲俄變亂,挾瑟待公裁。
我生不出空劫先,高談闊論燃燈前。我生不逢竺土仙,拈花微笑闖法筵。我生不居兜率天,揚眉吐氣彌勒邊。無端打落五濁世,低頭折節誠可憐。年過六十不稱意,住山未了還入廛。鼎湖主人知我懶,招我直上孤峰巔。孤峰白云自舒卷,此身歸宿終茫然。自從入室領顧鑒,方知落處無中偏。頑金鈍鐵出爐鞴,昔為骨鯁今如綿。大哉大人大機用,智珠擎出圓又圓。蓮池凈土云頂律,博山鐘板天童禪。一家共唱無生曲,鐵笛無孔琴無弦。小乘從旁發大笑,笑翁未了住世緣。愿翁壽,億千年。眾生度盡成正覺,容我湖山高處眠。
斷腸人去春將半。歸客倦花飛。小窗寒夢曉,誰與畫愁眉。
一榻且高臥,蕭然天下風。悠悠悟千變,落落視群公。心自閑中熱,詩于字外工。玉輪長朗照,留眼待春濃。
苦熱思高眺,王孫勝有樓。城陰連塔影,山月入溪流。
門前柿葉已堪書,弄鏡燒香聊自娛。百世窗明窗暗里,題詩不用著工夫。
忽得南來信,殷勤慰我心。新詩憐后逸,清論憶容音。目斷鄉程遠,樓高客恨深。三年重會合,依舊見荊陰。
半畝塘邊路幾乂,盡堪傍柳更隨花。行行咫尺春常在,不用前川趨物華。
屈子頌匪今,軾也志空寓。千載伊誰子,后皇錫嘉樹。曾剡剌崇檐,青黃揉廣阼。永與茲亭留,不遷乃其素。
龍飛第一春,吏部冠斯文。桂折根猶在,蘭深氣自薰。未成觀驥展,已復嘆芝焚。想像今何在,江東有暮云。契闊艱虞地,匆匆喜一逢。俄驚門上莠,已化柙中龍。手板歸囊褚,腰章掩窆封。空馀故人淚,灑向九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