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二日使到頒翠毛錦旋襕
翠裘朝罷轉昕霞,頒服諸方走使車。
泥和五芳中出詔,錦裁雙獸織成花。
官叨侍橐恩加等,例及和門賜有差。
坐襲余溫身更寵,不慚多病帶镮賒。
翠裘朝罷轉昕霞,頒服諸方走使車。
泥和五芳中出詔,錦裁雙獸織成花。
官叨侍橐恩加等,例及和門賜有差。
坐襲余溫身更寵,不慚多病帶镮賒。
穿著翠裘參加朝會結束,天色已漸亮,使者的車馬奔走各方去頒賜服飾。詔書從五色泥封的圣旨中傳出,錦緞上織著成雙的獸形花紋。我有幸在宮中任職,得到了格外的恩寵,按慣例各部門的賞賜有所不同。我坐著身披這帶著余溫的錦服更覺受寵,也不慚愧自己多病還帶著寬大的腰帶環。
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十一月。
昕霞:初升的太陽的霞光。
走使車:使者駕車奔走。
泥和五芳:指用五色泥封詔書。
侍橐:指在皇帝身邊做近臣。
和門:可能指相關部門或機構。
帶镮賒:腰帶環寬大,形容身體虛弱消瘦。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在宮廷任職期間。在冬季,皇帝向各方頒賜翠毛錦旋襕等服飾,詩人作為近臣得到賞賜,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處于宮廷之中,等級森嚴,賞賜體現著皇帝的恩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受皇帝恩寵的感激。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描繪宮廷場景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不大,但可作為研究宮廷文化和詩人心態的資料。
南安大守知多少,誰復如君有此祠。施設總根經史學,死生均系吏民思。平生不負王曾志,終古難磨叔子碑。遺像儼然猶不死,何須更賦擬招詩。
扣關剝啄到吾廬,覺我論才有不如。道在褐衣懷美玉,文成熟路駕輕車。而今談笑不攜手,他日寒溫徒寄書。勢利之交兒輩事,何須有客佩金魚。
修竹閉云房,細路穿亂石。如何塵中人,來問仙家疾。
鎮日掩柴扃,長歌醉復醒。草生元亮井,竹覆子云亭。煖玉礱棋局,秋金鑄硯屏。都將舊游事,一笑晚山青。
遠山入空青,老樹擎寸碧。近山接平坡,鑿鑿見白石。兩山盡處歧路平,松林漠漠煙如織。清溪疑自天目來,鷗鷺飛起無纖埃。有人曳杖過溪去,渡頭古屋誰為開?玉堂學士畫家趣,蕭灑文孫傳筆意。風塵滿眼何處避,安得向此山中住。
故人遠在越江南,何日相尋過海帆。少借禪房一十笏,全翻經藏五千函。寒爐撥火宜煨芋,夜月裁詩定倚杉。儗結愿香歸未得,碧蓮花老補陀巖。
初日初元事若何,懷新憶舊幾蹉跎。風光有意仍舒泰,歲序何心枉折磨。沖氣為和由一始,陽春布德以三多。不窺戶牖知天下,眼際浮云莫問他。
回洲枉渚間沙汀,正見東山一帶青。郁郁松楸長在目,好于此地著幽亭。
白首聞歌異,豪心遇酒多。酒當花瀲滟,歌與燕婆娑。暝色侵臺殿,春風換綺羅。未須愁薄暮,吾借魯陽戈。
小渚風煙起,憂傷無可量。船來鳥飛去,四望水茫茫。
赤日行天豈去時,山陰殘雪夜何之。飄花漱石寒如許,曾見袁家五泄詩。
幽明雖異趣,追遠豈殊哉。隱隱聞簫鼓,神君尚冢回。草市魚蝦賤,園家芋栗肥。一城空巷出,萬燭送神歸。樵蘇出林看,士女擁途迎。要識神通趣,年年此際晴。狙裹周公服,優蒙孫叔冠。無論騃兒女,神亦被渠瞞。武當并灌口,聞說燬于兵。獨有東南遠,人神尚太平。村樂殊音節,蠻謳欠雅馴。老儒無酌獻,歌此送迎神。往昔揚州市,神仙愛夜游。夜來燈與月,不忝小揚州。泮渙舞雩樂,歡呼祀蠟忙。且記童子詠,莫管國人狂。亂離無醉者,有則以為祥。慚愧生平世,人人在醉鄉。鼕鼕街鼓動,寂寂市聲稀。祭罷社人散,老巫懷肉歸。
九日鳳山路,登臨喜盍簪。風飄烏帽落,云度菊杯深。樹色殘孤笛,鴻聲帶遠砧。醉來同藉草,不覺夕陽沈。
莫驚玄鬢點吳霜,已有傳書付禮堂。科判醉醒知歷歷,辨章文史視荒荒。酸辛撫跡何堪杜,親故鐘情頗憶王。自數期頤閱塵海,肯隨兒女斗春光。
笑我區區亦強為,故園荒矣欲何之。讀書測海持螺測,學道窺天以管窺。疲俗不禁新疾苦,濫官難撫舊瘡痍。才微任重宜求退,自有當途國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