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郡齋三首 其二
我里誠云樂,公今況釋勞。
秋莼不下豉,霜蟹恣持螯。
林靜來晨燎,江喧入夜濤。
功成奮嘉藻,寧欲傍離騷。
我里誠云樂,公今況釋勞。
秋莼不下豉,霜蟹恣持螯。
林靜來晨燎,江喧入夜濤。
功成奮嘉藻,寧欲傍離騷。
我的家鄉確實很美好,您如今也解除了辛勞。秋天的莼菜不用下豆豉調味,帶著霜的螃蟹可以盡情地持螯品嘗。山林寂靜,清晨有煙火升起;江水喧鬧,夜里傳來波濤聲。功成名就后揮筆寫下美妙詩文,哪里還想靠近《離騷》的哀怨風格呢。
里:家鄉。
釋勞:解除辛勞。
莼:莼菜,水生植物,可食用。豉:豆豉,一種調味品。
恣:盡情。持螯:手持蟹螯,指吃蟹。
晨燎:清晨的煙火。
嘉藻:華美的辭藻,這里指詩文。
傍:靠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到任郡齋后,工作辛勞解除,生活閑適之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新的任所開啟了愜意生活,心境較為輕松愉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到任后的閑適生活和豁達心境。其特點是將生活場景與自然景觀結合,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時期的創作風貌。
阿咸從我十日游,
遇管城子于虎丘。
有筆可橐不可投,
簪筆致身公與侯。
莽葛元來是小舠,
刳將獨木似浮瓢。
月明海澨歌如沸,
知是番兒夜弄潮。
逸興看中圣,高談接上賢。
鶯聲嬌出谷,鶴舞媚窺筵。
饌出庖人細,歡逢知己偏。
相忘賓主意,臨別幾回旋。
大圓不息翻河車,閃爍萬頃吹銀芽。
化汁一色混瀟皛,青氣雙合通荒遐。
無質可摶猶沐浴,有見不盈奚開遮。
何得喪耦此孤坐,誰邀明月覓蘆花。
喚取花前金叵羅,醉時了了醒時歌。東風去住無憑準。奈爾雞聲馬影何。
云慘澹,雨滂沱。金城楊柳自婆娑。不知生意誰矜惜。消得先生老茗柯。
綠水平橋北,青簾小巷西。酒香春甕滿,山色晚樓低。半醉歌新曲,閑眠改舊題。偶因乘雨出,雙屣盡沾泥。
情懷甘澹泊,書史自逍遙。夜讀妨鄰睡,晨眠誤客招。燕歸簾半卷,鳥散竹還搖。雨足軒東圃,緣溪認藥苗。
北岫青當檻,南園綠近門。蛛絲粘樹葉,蟻穴蝕花根。移石支茶灶,臨池濯酒尊。何須求分外,遲起上朝暾。
涼意生新浴,幽情遠垢氛。雨階行亂蟻,風箔散饑蚊。興好多題扇,神清不茹葷。有時弦綠綺,橫膝奏南薰。
詩客每相過,書齋常不扃。雨生枯木菌,風約小池萍。得興翻琴譜,乘閑刻硯銘。近來耽野趣,頻到水西亭。
撫景憐秋盡,觀書喜夜長。露蟲暄砌石,風葉墜琴床。舊集裁蔬語,新傳制墨方。曉來雙鶴舞,踏碎一庭霜。
阿婆八十雙鬢皤,
屑麥為餅將奉婆。
小家新婦拙烹調,
不覺鐺熱令餅焦。
高堂日晏婆停箸,
小姑訶婢郎譴婦。
新婦斂手前謝過,
別就熱鐺翻一個。
君何忘我不交關,為我勝君便不閒。豹霧人須歸豹谷,雞棲車且游雞山。
君知我亦有柴關,我豈輸君獨自閒。把筆何人鳳尾諾,杖藜望我雞頭山。
堂前三鳳戲斑衣
堂下三槐擢秀枝
一歲倦游歸綠野
榮華鼎鼎看吾兒
一片孤城山四圍,女墻崩久積苔衣。居人寥落荒涼甚,剩有茅檐映槿籬。
負郭人家野竹圍,水田當戶似僧衣。慣來鷗鷺饒閒意,浴罷梳翎傍短籬。
言尋朝陽巖,煙日初弄影。
清暉媚幽姿,散步得妙領。
連娟浮巖崿,遠目試一騁。
俯瞰瀟水流,含漪渺千頃。
探奇下幽窟,潛蛟舞浪井。
虛徐清風來,蕭灑俗緣屏。
林梢法華寺,斷夢凄以冷。
清音非弦匏,吟嘯坐日永。
梨花如雪柳如絲
正是蜂狂蝶亂時
席上每留將盡酒
階前常剩著殘棋
年時愁對月凄清,視此夢夢愜我生。
收影山河荒戰氣,捲簾兒女怯商聲。
也知皎潔情常在,便恐高寒夢不成。
撫事剩徵坡老說,直應萬里共陰晴。
圩田依澗水,
入夏未栽禾。
不是春耕晚,
山中寒氣多。
生世逢端午,齊頭五十番。一番須作一般看。又聽競船簫鼓、沸江干。
不用絲纏臂,休將艾插門。及時蒲黍漫登盤。只恐歲華催促、鬢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