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亭
秋城聊一眺,物色已蒼茫。
爽籟風驅遠,寒煙晚曳長。
祠成樗作社,戍罷女留墻。
要是凋年感,能回倦客腸。
秋城聊一眺,物色已蒼茫。
爽籟風驅遠,寒煙晚曳長。
祠成樗作社,戍罷女留墻。
要是凋年感,能回倦客腸。
秋日里在城中姑且眺望一番,眼前景物已一片蒼茫。清爽的風聲被風遠遠吹走,寒煙在傍晚拖得長長的。祠堂建成用臭椿樹作為社樹,駐防結束女子留在城墻上。要是有歲暮之感,能觸動倦客的愁腸。
聊:姑且。
物色:景物。
爽籟:指秋風。
曳:拖,拉。
樗:臭椿樹。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禮。
戍:駐防。
凋年:歲暮,一年將盡的時候。
倦客:客游他鄉而對旅居生活感到厭倦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凋年感”“倦客腸”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歲暮之際,客居他鄉,看到秋日蕭瑟之景,心中涌起對時光和人生的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歲暮的感慨和倦客的愁緒。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能展現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彤管先朝隨帝子,白頭今日奉王孫。漢庭亦羨相如美,楚客重看賈傳尊。花下圖書開玉殿,日高琴瑟在朱門。十年亭閣淮西宴,腸斷梁王雪夜樽。
日晏金華勸講回,幅巾藜杖小園來。知公灑落遺塵事,旋斸寒梅趁雪栽。
達來何處更追尋,放曠誰論古與今。風帶泉聲流谷口,云和山影落潭心。資身自有衣中寶,濟世誰藏室內金。策杖偶來林下坐,鳥聲相和唱圓音。
夸談快憤懣,情慵發煩心。西北登不周,東南望鄧林。曠野彌九州,崇山抗高岑。一餐度萬世,千歲再浮沈。誰云玉石同,淚下不可禁。
身是農家子,十年游大都。承恩無以報,慚愧牧牛徒。
一線羊腸路,東南鎖鑰存。地連滄海盡,山壓陣云昏。落日沙連渡,秋風斗六門。誰知遺毒螫,群盜尚蜂屯。翠筱千山陡,黃云四塞開。軍真天上降,賊自穴中回。玉石迷昆火,烽煙接炮臺。何時擒首惡,躍馬拂云來。
龍船四月鼓鼕鼕,錦纜牙檣斗晚風。兩岸夕陽照金碧,紫標都插浪花中。
宦海掛孤帆,曾聯石湖舟。石湖今到岸,而我猶中流。五里聞覆載,十里驚石尤。還家告妻子,色變有馀憂。出身至卿相,收身相上頭。二疏畏尊名,弓冶有箕裘。人嘆賢大夫,羈鷹脫臂韝。仰望冥冥翼,神爽與天游。自非濟川材,無成獨淹留。
不伴人間桃李群,炎曦與傅渥丹勻。南州幾歲供懷橘,北闕何年可獻芹。天垂甘露絳紗囊,要作南方一味涼。解□世間煩熱惱,華峰有藕未能強。
霜風散焦暵,霧日照寒涼。影跡連山白,聲華落木黃。俗情難以澹,幽事不關忙。我覺年逾邁,君吟詩益昌。
羲皇向上人。
篋里遺編手自摩,數痕鉛黛點煙螺。愁來病眼那堪閱,消得寒燈淚幾多。
月走地中忙喪精,化為異石琢為屏。其中幻畫山河影,不止數峰江上青。
三月長條長未齊,枯椿老干競生稊。東風不管春深淺,搖動千絲與萬絲。新雨歇,杏花稀。王孫白馬絡金羈。踏青士女齊回首,驚起沙禽拍浪飛。
萬里山川開百粵,十年戎馬暗三巴。伏波銅柱沖炎塞,橫海樓船出瘴沙。鴻雁不傳天北字,瓊瑤空憶日南華。飄飄奉使金門客,目斷銀河八月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