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十首 其四
玄奘欲從西返,道遇達摩東歸。我已盡黜義相,百夾千像何為。
玄奘欲從西返,道遇達摩東歸。我已盡黜義相,百夾千像何為。
海溢蒲類見陸沉,
高昌城闕尚堪尋。
林公澤惠坎兒井,
瓜果長春草木深。
驚枕夢回常半夜,
倚樓魂斷是斜陽。
如何行李猶淹泊,
未報蒲帆過武昌。
炙硯旋冰爐易燼,連朝始是十分寒。
顛風繞屋作雷吼,碎月浸階疑雪殘。
呵手仍煩長袖護,褰帷時取故書看。
韭芽細煮松醪熟,可少同心話歲闌。
里闬相依誼最真,蔦蘿幸施倍情深。
云泥雖隔欣聯臂,風月何緣托比鄰。
君自虎羆稱上將,我仍鷗鷺作閒人。
請看玉樹階前立,稚子能文是石麟。
國士蒸嘗闊,孤墳意外逢。
碧生沿郭樹,寒徹下方鐘。
谷勢包寧武,河流撼秀容。
郡人疏掌記,遺恨滿西峰。
六月長江白水秋,夜寒銀漢入江流。臺星直下穿云夢,知是西來使者舟。
使者東南甲第開,日邊云氣近蓬萊。要令二□知名字,故遣窮邊萬里回。
橫絕乾坤作四封,秦川馬驛與天通。北關門到菖蒲海,盡在軺車玉節中。
巴滇綠駿足如風,西域天駒骨似龍。日日馬綱來不斷,君王心已在除□。
北人從古笑南方,只有樓船解把江。今日因公致天馬,□□聞說已心降。
蜀道三千鬢發新,九重興念玉關人。芝函寶跡從天下,喚取歸來作近臣。
翩翩不下楚江鷗,水宿風餐得自由。聞道鸞凰上霄漢,亦知驚起卻回頭。
何世真無千里馬,如今始得九方歅。何如牝牡驪黃外,更相權奇磊落人。
瘦藤枝,烏律卒。
入草尋人,揣空出骨。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貶向無生國。
積善委馀慶,門閭瑞氣浮。
竹苞高數仞,瓜瓞定千秋。
屋有公卿種,世為清白流。
詩歌兼頌禱,何日共滄洲。
蕭蕭夕吹外,云斂一痕青。
杖履隨天地,山川見典型。
借棋遲畫紙,釀酒巳登瓶。
但覺閑情損,歸舟憶洞庭。
香爐煙散半湖云,
舟入荷陂水又分。
卻羨沙頭雙白鷺,
潛隨明月過匡君。
兄事兒童日,情親五十年。
西州官共久,畿邑政相連。
謫籍孤蹤遠,亨衢眾望先。
那知不復見,一別遂終天。
薄霧不成雨,霽景明朝暉。行行準芳塍,麥老豆莢肥。
傳聞竹深處,有士開禪扉。豈惟竹徑深,水繞山亦圍。
竹深不見天,零露午未晞。此中得延佇,日暮應忘歸。
何必定入門,妙理悟者稀。歸途緣江行,西折入幽邃。
四山何娟娟,雨洗出新翠。江如對豪客,到此覿佳麗。
溪流導我行,峰峰啟還閉。層崖夾叢筱,日色不到地。
虛亭翼然迎,曉我行已至。但聞云外鐘,不見山中寺。
逶迤石屋嶺,罨藹南屏山。森然列翠屏,勢欲全湖環。
看山貴看色,豈必窮登攀。譬如絕代人,望遠尤珊珊。
參差倚巖樹,掩映峰孱顏。濃翠暖欲飛,蕩漾如層瀾。
微風一披拂,散入虛無間。此景靜中會,欲畫無荊關。
江南好,城上正啼烏。
少婦每題羅唝曲,游人偏愛莫愁湖。
襞錦寄書無。
古木陰森梵帝家,
簾泉一酌試新芽。
官符星火催春焙,
卻使山僧怨白蛇。
聚薪然火燭天衢,
一嫗鳴金貓女趨。
三椀鯨吞齊賜酒,
合圍挽手共歌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