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清明
一雨東郊卷夕云,山中坐對寂寥春。
高低桃錦紅相倚,輕重榆錢綠不勻。
杯冷羅門拋午案,簺殘犀槊晦流塵。
漢鳊漸美開魚禁,已約溪公下釣緡。
一雨東郊卷夕云,山中坐對寂寥春。
高低桃錦紅相倚,輕重榆錢綠不勻。
杯冷羅門拋午案,簺殘犀槊晦流塵。
漢鳊漸美開魚禁,已約溪公下釣緡。
一場雨在東郊卷走了傍晚的云霞,我在山中坐著面對這寂靜的春日。高低錯落的桃花像錦緞般相互依偎,榆莢顏色深淺不一,綠得并不均勻。午餐后冷掉的酒杯被擱置在桌案,賭博的器具沾染著塵埃顯得暗淡。河里的鳊魚漸漸肥美,魚禁已開,我已和溪邊老人相約去下釣線。
卷夕云:指雨驅散傍晚的云霞。
寂寥春:寂靜的春天。
桃錦:形容桃花像錦緞。
榆錢:榆樹的果實,形狀像銅錢。
羅門:可能指酒杯之類,此處待考。
簺(sài):古代的一種博戲。犀槊:博戲的器具。晦流塵:沾染塵埃而顯得暗淡。
漢鳊:漢江里的鳊魚。魚禁:禁止捕魚的時期。
釣緡(mín):釣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山中度過清明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能在山中享受寧靜生活,以平和的心境感受春日景象和生活樂趣。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中清明的景象和生活,突出了閑適愜意的特點。它以細膩筆觸展現自然之美和生活場景,體現了詩人對山中生活的熱愛,在文學上為描繪春日山居生活增添了生動篇章。
雪花將瑞獻君王,晴早銷遲戀建章。不肯獨清須帶月,猶嫌未冷更吹霜。
衡門寂寂有儒風,相對高人笑語同。何必隔籬沽取醉,新詩初就竹爐紅。棐幾清疏無俗物,圖書雜沓有仙言。晚來靜倚南軒下,始識山林道味尊。悠然結屋對南山,好鳥忘機自往還。昨夜天風吹月下,黃金散布一林班。
遠行良自苦,南人馳北道。燒冰雜塵飯,鬻豆作馬草。火凍夜雪光,霜籠朝鬢老。途遠行入夜,日短起喚早。路傍多枯樹,枝重垂欲倒。路下多危石,水乾墄如搗。前有餓虎啼,后有僵魂槁。問爾何所為,驚惶亂懷抱。燕姬直酒壚,趙室橫錦襖。過耳不留聽,入目如蔽好。筑金共馳駿,獻玉慎懷寶。旅人誡先笑,懊惱復懊惱。
清晨曲肱臥,夢升華頂岑。殊庭就巖構,左右修竹林。仙人五六輩,列坐調玉琴。莞然顧我笑,子獨何苦心。石梁有縣水,濯此塵中襟。
亂來歲月總如流,頭白江村不奈愁。老罷此身何處著,尚堪同倚雨中樓。
一年都是夏,晴雨總無常。忘卻蚩尤祖,空傳斷發郎。
春風昨夜起,吹蕩滄江水。幽人渺何許?乃在玉山里。玉山秀色何崔嵬,滄江之水長縈回。縈回不盡繞山去,但見滿谷桃花開。草肥青野鹿呦呦,花下殘棋暮不收。鄰家野老長攜酒,溪上漁郎或艤舟。幽人讀書忘世慮,結屋山中最佳處。世上紅塵空白頭,束書我欲山中去。
五字長城久讓登,云梯更羨最高層。別來大有離群恨,今日西南又得朋。春愁早覺費驅除,清酒何人贈百壺。投老殘年無處著,只堪脫帽見霜顱。
好景城南四月天,游人容冶百花妍。紅驚小輦流鶯起,綠襯陽坡細馬旋。風里游絲晴自裊,雨馀新月晚初懸。春光容易空拋卻,頻倒芳樽莫問年。
蘇州刺史白尚書,病骨蕭條酒盞疏。到老楊枝亦辭去,張娟林態竟如何。
暗將羅扇遞新聲,巧似東風柳樹鶯。唱徹梨園譜中曲,內中一曲最關情。
海船如山風力輕,十朝難得一朝行。少婦顰眉兩相語,幾時到得豫章城。
上方風景最清幽,駐卻雙旌試一游。絕壁有巖皆起閣,歸僧無路只乘舟。天垂廬岳擎孤柱,湖落湘江界合流。翹首不堪東北望,思鄉又感廟堂憂。
近水穿籬壓眾芳,檀心一點漏春光。世情多厭冰霜面,故作東風冶艷妝。
舊書不忍讀,讀之耿懷悲。君子不共賞,遠在天一涯。喜聞甘棠陰,雨馀綠差差。冰玉晚自守,素志正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