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次葉翰林韻 其二
繞舍蕭森碧玉椽,西丘桑苧遠相連。東山一為蒼生起,付與幽人枕石眠。
繞舍蕭森碧玉椽,西丘桑苧遠相連。東山一為蒼生起,付與幽人枕石眠。
玉山高并兩峰寒,
向背稀稠畫亦難。
一味清新無我愛,
遙看直北是長安。
人慕婦,烈且貞。
我作歌,戒貪生。
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乃國家多全軀保妻子之庸臣。
丘壑閑情,松菊舊游,未許相關。笑尋梅蠟屐,云埋一兩,藏書茅屋,苔老三間。蕙帳夜空,碧峰朝瞑,爭奈愁他鶴與猿。無人管,有洞門寂寂,流水潺潺。
鳴騶催赴朝班。盡京國、緇塵上鬢鬟。任碎葉驚風,一番秋早,落花滿地,幾度春闌。蟻穴無憑,山靈有待,回首林間倦羽還。君知否,算神仙總在,未老身閑。
晝雨聊城逢夏至,
暮云江右憶儂家。
東林新籜知成蔭,
南畝香粳想俵花。
炎暑無逃處,還來問水濱。
徑疑曾到地,花認昨游人。
樹密堪移席,林深似有津。
若容長住此,不用嘆緇塵。
人偶言愁,仆原多恨,說來也替神傷。越溪有女,十五嫁王昌。人在水晶簾底,簪花格、日仿千行。才梳裹,濕蟬未斂,便自理鉛黃。
梅妝。容易謝,皇墳汲冢,雪魄同藏。抱夜臺吟誦,月冷楓香。何必玉魚金盌,遺編在、還累蕭郎。羅裙壞,草生書帶,不化紫鴛鴦。
適見載青幡,三春已復傾。
林鵲改初調,林中夏蟬鳴。
上有蓍草,下有靈龜。下有茯苓,上有兔絲。
同聲相應,同氣相資。流水高山,豈無子期。
火出陽燧,水出方諸。銅山未崩,鐘聲四施。
龍興云自蒸,虎嘯風自馳。
生當逢堯與舜,死不為商受鬼。
為我為彼,仲尼之子,何用苦棲棲。
圣人御天,時幾在茲。龍馬出河,鳳鳥載下。
敢告仆夫,星言夙駕。
悠悠轉小棹,漾漾逐浮萍。
載酒和嘉月,投篇吊獨醒。
五年北客傷時語,一日逢君語更深。
叢菊晚華秋欲盡,九城寒氣雨初沉。
可憐赤手拿龍學,只付黃金買醉吟。
莫問歸期且言別,依依玄鳥向陽心。
六齡識姓字,十歲弄歌章。十二失慈母,嬉戲道路傍。
十七學干祿,跅弛空徬徨。幸逢黃河清,昭映白日光。
圣心勤草萊,猋逐云羅翔。謬以跌宕資,寘之枳棘場。
雖有魯連節,濩落無所將。揣摩笑蘇秦,況乃章句行。
不見樊籠羽,冥心在八荒。飄飖碧云緒,夢寐嵩山陽。
飲水心自足,懷哉桂樹芳。朅來荊巫渚,傲然稱楚狂。
夫子挺喬岳,時人呼鳳凰。一隱不世見,鄰父徒窺墻。
而我愛逸調,談笑登其堂。永符金龜契,豁以歲年忘。
予今入衡山,訪道躡飛梁。倘遇洪崖子,遙傳紫汞方。
與君變白發,攜手共徜徉。
瞢騰偎扁枕,
渾不辨朝暮。
反顧欲語誰,
方知人已去。
路寢朝元早,條風應律初。八荒躋壽域,一札下寬書。
玉燭天時正,金穰歲兆豐。華封遙上祝,圣德與天通。
禁籞希臨幸,宵衣戒未明。馀閒寓弧矢,勸講只儒生。
霜天起長望,殘月生海門。
風靜夜潮滿,城高寒氣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發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秋花倒影雜波光,
驚破孤鳧夢覺長。
露下碧梧針線冷,
玉人何處繡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