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紹興次子所寄詩
連旬零雨暑猶強,未信人間八月涼。
甕里曲生初泛蟻,壺中桂子并尋芳。
斑衣未遂蘭玉集,吾子少留云水鄉。
門戶喜猶家法在,詩情輙莫似王陽。
連旬零雨暑猶強,未信人間八月涼。
甕里曲生初泛蟻,壺中桂子并尋芳。
斑衣未遂蘭玉集,吾子少留云水鄉。
門戶喜猶家法在,詩情輙莫似王陽。
連續多日下雨,暑氣仍然很強烈,真不敢相信人間八月已轉涼。酒甕里的酒剛剛泛起泡沫,壺中的桂花也一同散發著芬芳。我還沒能實現子孫繞膝的愿望,孩子你就再在這云水鄉停留一會兒吧。欣慰的是家中家法仍在,寫詩可別像王陽那樣。
零雨:連綿不斷的雨。
曲生:酒的別稱。
泛蟻:指酒面浮起的泡沫。
桂子:桂花。
斑衣:指老萊子斑衣娛親的典故,這里表示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蘭玉:芝蘭玉樹,比喻優秀的子弟。
王陽: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可能是一位寫詩風格有特點的人。
具體創作背景較難明確,推測可能是在八月暑熱未退之時,詩人的孩子不在身邊,詩人看到家中的景象,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孩子的思念和對家風傳承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圍繞生活場景和對孩子的情感,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可能并無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的生活情趣和家庭觀念。
曾向普陀聽海嘯,偶觀廊廟變花招。春風又別江南岸,留下西湖柳萬條。
欲尋春信苦無因,行遇梅花卻怨春。妾貌與花俱似玉,可憐不見隴頭人。
向來金埒與銅山,可是無田未得閑。紙上功名追逸景,鏡中心事迫摧顏。溪云慣作多時別,隴月今迎一個還。始信柯田梨棗地,不令榛棘有遺刪。
椒丘徐步不離尤,結駟朱門易養驕。寧似木雞甘用拙,弗如龜筴以靈焦。
幾簇芳根遍小臺,自呼童子看澆培。沅江回首深如許,縱有清香亦自衰。
池亭面面繞朱欄,每月探泉到碧山。樂事還尋諸老共,浮生能得幾時閑。行廚送饌來花外,啼鳥催詩出樹間。扶醉登舟天已暮,月明湖上放歌還。
默立懷先哲,松風拂我襟。鶴歸城郭改,龍隱海云深。剝復覘天運,荒唐嘆陸沉。堪憐二三子,猶抱匹夫心。萬里攜書劍,間關老一身。忍看夷猾夏,堅待楚亡秦。銜石填江海,悲歌泣鬼神。蓋棺長有恨,未見漢家春。舉世行無恥,遑言博以文。百年驚國變,一炬痛書焚。元氣奚能復,真儒杳不聞。路遙嗟日暮,揮淚吊公墳。憂樂關天下,千秋道尚存。地因奇杰重,德比泰山尊。合影留鴻爪,捫碑剔蘚痕。昆崗呼鳳起,酹酒再招魂。
四山竹樹與云齊,浙水東流江水西。獨策短筇過歇嶺,亂峰疊疊翠禽啼。
東風吹綻紅亭樹,獨上高原愁日暮。可憐驪馬啼下塵,吹作游人眼中霧。青山漸高日漸低,荒園凍雀一聲啼。三歸臺畔古碑沒,項羽墳頭石馬嘶。
百感叢暮齒,秋懷慘不溫。青燈把書卷,兀若枯樹根。濁俗孰好我,素心情所奔。澹澹歲寒花,飄搖幾枝存。風人開縣李,世德抗高言。能通老子學,亦眷佛氏恩。晚節敦微尚,一篇醉心魂。何時起病友,潘胡共開樽。
個個詩家各筑壇,一家橫割一江山。祇知輕薄唐將晚,更解攀翻晉以還。遮莫蟠胸書似山,更饒落筆語如泉。陰何絕倒無人怨,卻怨渠儂秘不傳。道是詩壇萬丈高,端能辦卻一生勞。阿誰不識珠將玉,若個關渠風更騷。四詩贈我盡新奇,萬象從君聽指麾。流水落花春寂寞,小風淡日燕差池。
坐對蒹葭晚,遙悲水國秋。魚書長不達,江上怨陽侯。
獨憐金屋阿嬌身,誤踏東風紫陌塵。到底看春春不見,反教人看我為春。
佳客山中到,蘭橈溪上停。開軒酒正綠,握手眼俱青。笑語風生席,酣歌月滿庭。更闌望牛斗,遙引少微星。
小車渡淺水流煙,更上長船望碧天。有興欲尋安道去,秦原高處不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