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云亭
寂寞山中久悟禪,無聲花雨濕經筵。忽聞松鶴云間唳,天滿蟾光午夜圓。
寂寞山中久悟禪,無聲花雨濕經筵。忽聞松鶴云間唳,天滿蟾光午夜圓。
相憐被發久,未戴建安巾。慘淡南陽氣,蕭條朔漠春。命難盤石固,愁易落花新。一旦歸蒿里,皇天鑒碧燐。
雁帶邊聲遠,牛橫廢壟長。人居似河朔,岡勢接滎陽。禾短新村墅,沙平古戰場。悠然望西北,莫色起悲涼。
佛回山高幾何許,上山下山汗如雨。徐驅屈曲沿山隈,白云繞山凝不飛。水田高低梯齒密,峰巒夾峙連重壁。秀禾蔓蔓鋪井疆,有花點點如粘霜。田頭蝸室土為壘,三三兩兩依山住。我來自笑居無廬,斬茅作蓬不可居。雨馀滲濕班荊坐,四壁菅萑任風過。谷空澗悄夜光寒,六月猶怯重衾單。野禽啾啾叫林樹,欲棲不棲如怨慕。嗟彼羽族非有情,亦因何事鳴不平。昔日閬風真夢幻,今日荒涼不須嘆。不見棠陰憩息人,曾無堂構堪容身。身勞但愿民生逸,手足胼胝何足惜。也知吏事非清流,只恐自愛增民憂。虛浮禍晉數百載,一推萬事成隳敗。我思效績慚駑庸,十駕或可追騏蹤。況彼山泉有佳勝,遍觀適足供吟詠。出游有名民不驚,不似放浪為虛行。長江西來接天渺,溪深遠通江月曉。何當挽此萬壑津,為吾一洗胸中塵。
古來要鎮及邊城,祗在深謀不在兵。廟算何曾有遺策,將臣容易欲要名。弱翁持重羌還服,裴度經營蔡自平。靖定規模天廣大,會須混一到神京。
東京望重兩儒先,經術傳家幾百年。派別九仙綿慶胄,運逢千載毓真賢。鼎槐未即登三事,社櫟何知托二天。壽考祝公如衛武,愿賡淇澳入詩篇。
時到春深易斷腸。念來花漸少、那芬芳。總教愁淚滴文章。洇透了、戚戚字千行。非獨為花殤。花殤人亦老、鬢如霜。重逢怕是已相忘。春與我、咫尺也茫茫。
蹇蹄避濘踏平沙,日影曈曈噪曉鴉。染血楓林酸棗樹,沾泥柳絮木棉花。群羊出牧爭溪渡,野店挨門到郭斜。我亦坐淹三日雨,喜看千里麥抽芽。
竹里維舟陟翠微,閑門臨水欲嵚巇。云生佛殿飛來處,猿嘯山僧出定時。斷刻尚馀梁日記,古松猶偃漢朝枝。煙霞二妙應相笑,盛世藏珍負夙期。
夜泊湖頭自唱歌,蘆花月白水禽多。芙蓉獨抱清霜老,一片寒香搖素波。
凈觀今何在,唯馀柏色新。棲棲抱甕者,不是鍊丹人。
蒼茫望落景,羈旅對窮秋。賴有南園菊,殘花足解愁。
仗劍出門去,于今三十年。艱危百戰后,懷抱一鐙前。老日還鄉國,悲歌臨酒筵。一杯聊復勸,風雪尚紛然。
邊壤固饒沃,居人頗荒涼。菑畬多曠土,絲繭不充裳。明公下條令,所重先農桑。男女效耕織,夙夜無怠遑。從今衣食足,永以樂時康。
小笠輕蓑臥短篷,曉歌楚曲和漁翁。片帆自識歸來路,借得清江一釣風。
珠簾揭,東君欲別鶯聲咽。鶯聲咽,亂堆柳絮,平鋪荷葉。玉人午夢殘妝怯,落花愁殺雙飛蝶。雙飛蝶,可憐風雨,送春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