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路分見贈二首 其一
行年以禮古猶今,況已華顛雪滿簪。
五子政須俱治產,兩疏寧復較揮金。
稍攄云水安閑計,得展江湖漫浪心。
一笑相逢慰岑寂,更煩擊節發清吟。
行年以禮古猶今,況已華顛雪滿簪。
五子政須俱治產,兩疏寧復較揮金。
稍攄云水安閑計,得展江湖漫浪心。
一笑相逢慰岑寂,更煩擊節發清吟。
按照禮儀行事古今相同,何況我已頭發花白如雪。五個兒子正該一起經營產業,像疏廣疏受那樣哪還會計較揮金。稍微施展寄情云水的安閑計劃,得以舒展浪跡江湖的曠達之心。相逢一笑慰藉了孤寂,更感謝你擊節清吟。
行年:經歷的年歲,指年齡。
華顛:頭發花白。雪滿簪:形容頭發全白了。
五子:指五個兒子。治產:經營產業。
兩疏:指西漢的疏廣與疏受。他們在顯貴時及時隱退,揮金自樂。
攄(shū):抒發。
漫浪:放浪、曠達。
岑寂:寂靜,寂寞。
擊節:打拍子,這里表示贊賞。清吟:清雅的吟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年事已高,可能處于一種渴望安閑生活的心境,與高路分相逢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年老后對安閑生活的向往和與友人相逢的慰藉。其特點是語言平實、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情感。
梵客有言,悲哉氣也,君家原不宜秋。況帆停江上,人倚樓頭。菊英亦管人離別,賽柳綿、打塊成毬。那堪筵畔,輕敲檀板,緩節秦謳。
嘆昔幕府風流。羨落帽中原,戲馬高邱。更一時參佐,千載英游。吾衰詎有風云想,算不如、巖岫清幽。從茲歸去,筆床茶灶,到處淹留。
盤走珠兮珠走盤,
當機脫略好生觀。
世人知貴不知價,
信手拈來也不難。
六帝園陵墮劫灰,
獨馀靈骨葬崔嵬。
行人指點云間鶴,
喚得齊梁一夢回。
隔林八十厖眉叟,
理竹疏泉過一生。
見說石林身健日,
把書只在石中行。
周界西窮陜,常山北盡邊。
關河相望日,容鬢各衰年。
蓬亂將風野,禽稀欲雪天。
治戎如有暇,莫惜賦歸田。
四壁蕭然意豁如,縱無阿堵有琴書。
雖云不是高賢地,亦足稱為隱者居。
方便取些扶病藥,安排開個賣貧墟。
舟人不識寒儒事,日日登門問買魚。
開門白水,
側近橋梁。
小姑所居,
獨處無郎。
石洞何寥廓,石蓮朵更奇。
竅從天地鑿,花是鬼神為。
山曲藏蘭若,云深見肉芝。
種田真避世,漁父尚無知。
老去情懷觸景移,
意行何地不吾詩。
小園雨后將飛雪,
探得梅花第一枝。
玉指朱弦濕露華。
湘簾月掛一鉤斜。
滿庭香霧落梅花。
操白雪,調煙霞。
水云聲斷雁啞啞。
今歲花開幸粗康,
雖貧卻乃士之常。
秋亭玩罷歸來好,
竹影扶疏旭日涼。
影落秋池陰,斜陽在高樹。
荷根互偃仰,流光一朝暮。
園草日以黃,游客不如故。
層云出海子,重臺接城廡。
蕭條昨過往,林木長煙露。
嬉游上京地,士女雖無度。
自昔富庶邦,不謂變墟墓。
轅駒困芻秣,君子逐雞鶩。
孰知茶荈賤,已損饔飧數。
嗟嗟葉下禽,饑無殘餌哺。
五月重逢介玉觴,萬年茀祿詠鴛鴦。
平生愛客同嚴武,佳日吟詩拓菽莊。
益莢階蓂真瑞事,斟蒲樽酒正濃香。
雙星耿耿中天耀,覓句登堂頌壽康。
綺陌換斜陽。地老天荒。憑誰商略藕花塘。一語平生都說盡,只有悲涼。
廿載海生桑。孤抱微茫。還愁風雨近蠻鄉。留得瀟湘殘夢在,各自回腸。
江村暮色正蕭然,月在澄江水在天。
投分兩年蓮社約,銷魂今日木蘭船。
梅花臘近含情待,菊蕊寒深著意妍。
期爾穗城春色好,相逢應在百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