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秀才八首 其一
杖策紛紛是,誰能志大猷。
觕衣與糲飯,長夏及清秋。
辯論輕三耳,齋明見兩眸。
圣門多要妙,文藝不須游。
杖策紛紛是,誰能志大猷。
觕衣與糲飯,長夏及清秋。
辯論輕三耳,齋明見兩眸。
圣門多要妙,文藝不須游。
拿著拐杖四處奔走的人很多,可有誰能胸懷遠大的謀略呢?穿著粗布衣服,吃著粗糙的飯食,從漫長的夏日一直到涼爽的清秋。辯論時能輕視那些詭辯之詞,齋戒身心后能讓雙眼明亮。圣人的學問中有很多精妙之處,不必在詩詞文章等技藝上過多徘徊。
杖策:手持拐杖,這里指四處奔走的人。
大猷:遠大的謀略、規劃。
觕衣:粗布衣服,觕同“粗”。
糲飯:粗糙的飯食。
三耳:《孔叢子·公孫龍》記載公孫龍有“臧三耳”的辯論,這里指詭辯之詞。
齋明:指齋戒身心,使心地潔凈光明。
圣門:指圣人的學問、學說。
要妙:精妙,精微。
文藝:指詩詞文章等技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追求表面的技藝和功名,而忽視了真正的學問和遠大志向。詩人可能有感于此,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對學問和志向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人樹立遠大志向,專注于圣人的精妙學問,而不要在詩詞文章等技藝上浪費精力。其特點是語言質樸、觀點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治學觀念。
年少疏狂,儗晞發扶桑,濯纓旸谷。北適幽燕東通越,爭道中原逐鹿。抗節登車,悲歌倚劍,太華青如粟。聞雞中夜,秦庭曾有人哭。誰憶萬里關山,塵凝箭羽,慷慨嗟髀肉。白發青衫歸故里,多少泥涂之辱。卻羨淵明,休官彭澤,三徑連松菊。迎門稚子,殘書老硯茅屋。
蓬萊母女乘東風,萬里飛尋劫后翁。半日扶搖超大海,一機安穩破長空。家人別久翻如客,旅社情多巧作東。瞻仰紅都新貌罷,叩關娘子入關中。
皇天無停樞,四運迭相迫。朝陽忽東升,悵望倏已夕。伊誰執其馭,六轡不遑息。使我下土人,俯仰空役役。我愿扳六龍,駐彼扶桑域。遨游黃道中,流光自輝赫。萬物同一春,欣欣布佳澤。羲和不我與,徒有淚沾臆。晝短夜乃長,何以屏陰慝。
心緘未上神先啟,風馬神輿瞬息回。似向藍關逢驛使,直從閬苑去天臺。潮寬新水毋煩算,路入閶州不用裁。金石相孚應未爽,會將功德報燕臺。
愁煎終為恨,痛劇轉成癡。合眼中宵半,夢起哭還疑。
閑騎白馬思無窮,來訪西城綠發翁。元老規模妙天下,錦城風景壓河中。花開杷欖芙渠淡,酒泛葡萄琥珀濃。痛飲且圖容易醉,欲憑春夢到盧龍。積年飄泊困邊塵,閑過西隅謁故人。忙喚賢姬尋器皿,便呼遼客奏箏?。葡萄架底葡萄酒,杷欖花前杷欖仁。酒釅花繁正如許,莫教辜負錦城春。主人知我怯金觴,特為先生一改堂。細切黃橙調蜜煎,重羅白餅糝糖霜。幾盤綠橘分金縷,一椀清茶點玉香。明日辭君向東去,這些風味幾時忘。使君排飯宴南溪,不枉從君鳥鼠西。春薤旋澆濃鹿尾,臘糟微浸軟駝蹄。絲絲魚膾明如玉,屑屑雞生爛似泥。白面書生知此味,從今更不嗜黃齏。筵前且盡主人心,明燭厭厭飲夜深。素袖佳人學漢舞,碧髯官妓撥胡琴。輕分茶浪飛香雪,旋擘橙杯破軟金。五夜歡心猶未已,從教斜月下疏林。主人開宴醉華胥,一派絲篁沸九衢。黯紫葡萄垂馬乳,輕黃杷欖燦牛酥。金波泛蟻斟歡伯,雪浪浮花點酪奴。忙里偷閑誰若此,西行萬里亦良圖。閑乘羸馬過蒲華,又到西陽太守家。瑪瑙瓶中簪亂錦,琉璃鐘里泛流霞。品嘗春色批金橘,受用秋香割木瓜。此日幽歡非易得,何妨終老住流沙。
隔千里兮共明月,相思兩地寸心懸。仙郎使節來江上,少傅題椷自日邊。遠荷絨縑溫我老,輒將珠玉向人傳。已經四百廿甲子,潦倒徒夸絳叟年。
青春日月羈塵鞅,朱夏乾坤熾暑爐。略對風檐紬古卷,閒愁吹得一星無。漢陵往事馀金碗,湘步空名尚鐵爐。地下中郎今不作,典刑真屬虎賁無。不尋蓬島求仙藥,肯羨銅山侈賜爐。獨有平生嗜古癖,誰知東郭履全無。傳道府中澆茗碗,靈堅隴畔炷薰爐。銀鉤繭紙閑舒卷,錐也無時未是無。日長饑雀窺鐺釜,雨過跳蛙上灶爐。莫笑曬書亡玉軸,荊州還識半人無。
樽前華發影毿毿,病客思鄉總不堪。一自倦游三十載,那知春色在江南。
王事那能計苦寒,客窗燈火夜闌珊。誰人解得尚書樂,不戴朝冠戴道冠。
騶虞不食草,志士寧茍安。矩步揮芬芳,凜義不可干。吐辭程大猷,妻子常饑寒。中心思美人,遙夜起長嘆。延頸望西岐,欲鳴途路難。躑躅待天晨,宵夜徂漫漫。明月鑒房帷,涕淚交汍瀾。
枕簟來尋瓜李盟,銀床金井已關情。牡丹芍藥成前輩,茉莉素馨方后生。素馨蕊點粉描筆,紅藕花開金鍍杯。乳燕新蟬相對語,詩人何日不亭臺。四壁青山翠打圍,詩人坐久澹忘歸。橋邊荷芰攲頭立,水底蜻蜓仰面飛。
映林泉落雨濛濛,收得仙書鳥跡空。冰雪千年棱石雜,虎蛇一窟老僧同。聽雷打上才山半,看日歸來可夜中。正似清光漾舟客,不須身到最高峰。
萬松樓外問松樓,下有長林百畝幽。最念詩書先澤遠,頻傷兵燹故園秋。楩楠自足充新構,風月從知勝舊游。插架牙簽三萬軸,諸孫文彩繼弓裘。
石峰背后即英州,只不教人到岸頭。羅帶春風吹不直,故將數摺惱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