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盧生還吳
盧生善詩逸者流,百結鹔鹴安足愁。囅然一笑別我去,春花落盡胡姬樓。欲留不能意彌惻,眾中誰憐好顏色。短裘倘過邯鄲道,青草已沒平原宅。吳趍小娃迎問郎,北游滿地塵茫茫。采菱深處唱一曲,豈若蘆笳能斷腸。
盧生善詩逸者流,百結鹔鹴安足愁。囅然一笑別我去,春花落盡胡姬樓。欲留不能意彌惻,眾中誰憐好顏色。短裘倘過邯鄲道,青草已沒平原宅。吳趍小娃迎問郎,北游滿地塵茫茫。采菱深處唱一曲,豈若蘆笳能斷腸。
滿江風雨攪清秋,竟夕焚膏賦舊游。近日行藏輸宋鹢,平生心膽似吳牛。君能憐我還應泣,壯不如人只合休。且復一樽開口笑,醉中大可葬新愁。
惜昔迎春寺重游,珠林同詠壁間留。今朝獨試茅龍手,折取梅花寄隴頭。
端午茸花簇彩鸞,高標寶鑒縷金鞶。不宜夏景銷酥腕,似覺新來百索寬。
九曲諸峰向背殊,丹青雖巧不能模。堂堂標致高如許,靈跡何須問有無。
白發偏憐早,烏紗每恨遲。中年如滿月,已近漸虧時。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詠嘆坡公句,凄然百感生。
為愛清秋白露時,滿腔積緒向誰披。乍依紅葉任舒卷,長噪碧云遠險夷。殘月曉風偏入夢,登山臨水倍堪思。不須切切頻相告,自有知音過子期。絕塵高蹈一身輕,濁世徒勞怨獨清。長挹金風資冷韻,只茹珠露謝貪名。曉飛自愛云山勝,晚噪如聞天籟聲。不似芳時鶯語巧,三秋常有雪霜情。
靈洗雖驍勇,忠規詎可輕。石城嘗力戰,黟歙本連盟。京口殊勛茂,臨川叛寇驚。既能明號令,何惜務寬平。
微涼不隔窗紗,蟬嘶乍歇林陰轉。江帆暫卸,蹉跎一月,釣游俱懶。翠竹籠煙,白云堆絮,卷簾低看。又墻頭蛺蝶,雙雙起舞,似曾向,畫圖見。聽說池塘水滿。問回廊、可曾浸遍。閒階小立,苔痕碧潤,尚余蝸篆。偶未窺園,紫薇誰料,這般零亂。甚清愁輸與,天涯倦客,漸鬢華換。
更漏響沈沈,銅壺滴金汁。遣興與裁詩,含毫紙欲濕。似云石燕飛,哀祈幸一得。潭底起乖龍,如奉律令急。蛙鼓亦齊鳴,唼喋亂鵝鴨。陣陣勢傾盆,縷縷煙垂幕。離披蜀葵黃,狼藉雞冠赤。凈洗六街塵,水碧復沙白。茅屋頓涼生,微香吹衣幘。一雨一犁金,貧民免啜泣。從此慶豐年,禾黍盈無缺。原野景色新,能遣悲秋客。且暫解焦勞,小榻呼觴集。
石墨沈沈陰火紅,赤丹成澒出金銅。百年千歲莫枯竭,下告黃泉上碧穹。
盡洗蘇王偽體篇,空山飛瀑瀉寒煙。山靈自展凌云手,妙寫馀霞散綺天。
古人重言德,初不論傾城。切莫傷容鬢,猶堪嫁孔明。
泮水橋門識太平,歸來霜鬢老柴荊。淹中學邃方成傳,谷口名高豈待卿。黃壤無情埋玉樹,青衫有道勝金籯。襄陽耆舊今蕭索,惟有松風到晚清。
靡靡即長道,承命發華辀。寒風吹易水,涼月渡蘆溝。河梁霽暮色,驅車登古丘。西望九折坂,南顧江河流。江河多風濤,道路阻且修。欲濟川無梁,引領心懷憂。厲揭古有訓,慷慨懷前修。
容易消魂是此州,杜樊川去跡仍留。繁花落地香猶活,翠竹臨波影共修。新水一篙通板渚,濕螢千點隔迷樓。錦帆至竟成何事,潮打雷塘土半丘。廿四橋邊跡已塵,幾家園館互爭新。林巒出沒難為畫,山水零星亦可人。地夾江淮據形勢,土兼南北見精神。雨絲風片嬌無那,誰起王郎賦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