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睹上圣親臨江淮耀武伊洛謹成詩一章仰贊圣化
曉傳清警出龍樓,八駿騰驤下斗牛。
鐵騎屯云朝障殿,羽林扈蹕拱凝旒。
暫迂玉趾臨三楚,便覺榮光煥九州。
恢復故疆知默定,已看森索墜旄頭。
曉傳清警出龍樓,八駿騰驤下斗牛。
鐵騎屯云朝障殿,羽林扈蹕拱凝旒。
暫迂玉趾臨三楚,便覺榮光煥九州。
恢復故疆知默定,已看森索墜旄頭。
清晨傳來清警之聲,皇帝從宮中出發,八匹駿馬奔騰,向著斗牛星宿的方向而去。鐵騎如屯聚的云朵,在早晨護衛著宮殿,羽林軍隨駕扈從,拱衛著皇帝。皇帝暫時親臨三楚之地,立刻讓榮光閃耀九州。大家都知道皇帝已默默定下恢復舊疆的大計,看那旄頭星已搖搖欲墜。
清警:帝王出行時的警戒。
龍樓:指皇宮。
八駿:傳說中周穆王的八匹駿馬,這里借指皇帝的御馬。
斗牛:星宿名。
鐵騎:披鐵甲的戰馬,借指精銳的騎兵。
屯云:聚集的云,形容騎兵眾多。
羽林:皇帝的禁衛軍。
扈蹕:隨侍皇帝出行至某處。
凝旒:指帝王。
玉趾:對帝王腳步的敬稱。
三楚:古代楚地的別稱。
榮光:榮耀的光輝。
旄頭:星宿名,古人認為它象征著胡星,旄頭墜表示胡人失敗。
此詩應創作于皇帝親臨江淮地區巡視、耀武揚威之時。當時可能處于宋金對峙時期,皇帝出行意在鼓舞士氣,展現朝廷收復失地的決心,詩人借此表達對皇帝的贊美和對國家恢復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帝親臨江淮耀武的舉動,突出皇帝出行的威嚴和軍隊的強大。其特點是語言華麗,充滿頌圣之意。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心態和人們對國家復興的期盼。
紛紛謝人役,寂寂戀吾居。細雨春雩后,斜陽社飲余。岸花飛趣蝶,池葉墮驚魚。好了公家事,休令吏到廬。
偶尋白鹿洞中春,初識廬山面目真。雙瀑下垂深歲月,五峰高聳切星辰。篤生豪杰寧無繼,雄鎮江湖合有神。安得結茆當絕頂,此生長作看山人。
九日吟鞭聚石頭,翠微高處倚晴秋。西風不定雁初度,落木無邊江自流。兩眼欲窮天地觀,一杯深護古今愁。烏臺賓主黃華宴,未必龍山是勝游。
孤舟東望淮水潯,長空搖落千樹林。關塞蕭條紫極遠,魚龍浩蕩黃河深。中流羯鼓起遐色,萬里天風吹夕陰。懷抱郁郁復為客,白石滄江違寸心。
昨夜微霜見雁飛,芙容花盡菊花稀。北風動地千峰瘦,秋水連天一棹歸。閉戶三冬田氏易,高堂九月老萊衣。緘書為報而翁道,此后吾多住翠微。
綽約紅顏傲赤松,翛然七十不龍鐘。長年細檢三山箓,健步全虛九節筇。韋孟家聲傳世業,伏生經術號儒宗。歸與好在胡麻飯,瑤圃天開海畔峰。
脫褲脫褲,人情憐新不憐故。故褲綿所妝,新褲但裁布。薰風四月天微炎,人人著布便脫綿。綿褲非不完,失時誰是憐。
農郊阡陌起黃塵,望斷天涯絕點云。疏懶無情訟風伯,幽窗時讀退之文。
病驚除目到滄洲,懶愧浮名入帝州。一物轉勞天地德,馀生不傍古今愁。徵車罷后殘黃犢,退艗停時穩白鷗。但語世情吾任老,即妨身計總何求。
博浪還非擊鹿秋,先生空作聶生流。天將小挫宏開業,事到丕成細論讎。羽翼四人歸妙算,神仙一著是高游。千年遺廟蘋花在,日暮相思楚水頭。
已踰烏盭山,未涉狐奴水。饑羸形骸黑,枕戈待明起。將軍方蹋鞠,天地入馬箠。吾儕亦何人?一死等螻蟻。
重關列戟遲行舟,小雨吹煙凝不流。時迓檄書傳帥命,數呼官酒破詩愁。江城已擊扶搖上,海宇還期汗漫游。春樹重重云莫合,懷人多在驛西樓。
別來幾日,園林又見,春光如此。海樣離愁,也被花枝勾起。花間況有如弓月,可似那人眉子。只多愁多病,料應不似,那般憔悴。算流光彈指,爭都難記,竹馬青梅情味。安得春風,吹轉十年年紀。分明翠墨銀鉤手,換了寒燈鹽米。待幾時有愿,凌云賦就,吐閨中氣。
竹繞亭臺柳拂池,徘徊終戀郡齋西。斜陽更上漁舟坐,明日紅塵逐馬蹄。
浚川泉竇疏,不浚川乃塞。鑿牖漏檐明,弗鑿坐深黑。感此益自愧,空負軀七尺。近方學心齋,萬動一時寂。面對天闕山,終日如賓客。默默兩無言,巖姿澹將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