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都運龍圖二首 其一
一時耆舊盡英游,玉節迎鑾暫少休。
不以秦人視越瘠,載馳楚尾與吳頭。
兩淮濃被鐘離政,一水聊縈杜若洲。
行見鋒車還禁橐,已看仁化浹魚鷗。
一時耆舊盡英游,玉節迎鑾暫少休。
不以秦人視越瘠,載馳楚尾與吳頭。
兩淮濃被鐘離政,一水聊縈杜若洲。
行見鋒車還禁橐,已看仁化浹魚鷗。
當時德高望重的人都一起快意交游,持玉節迎接皇帝車駕后暫時休息。不把別人的困難當作與己無關的事,駕車奔波于楚地尾部和吳地頭部。兩淮地區深受鐘離的善政恩澤,一條江水環繞著杜若洲。即將看到使者的車駕返回朝廷,已經看到仁政感化了魚和鷗鳥。
耆舊:年高望重的人。英游:快意的交游。
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節,這里指官員。迎鑾:迎接皇帝的車駕。鑾,皇帝車駕上的鈴鐺。
秦人視越瘠:比喻不關心別人的疾苦。
楚尾吳頭: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像首尾互相銜接。
鐘離政:鐘離指鐘離春,這里可能借指地方官員的善政。
杜若:一種香草。
鋒車:使者所乘的車。禁橐:指朝廷。
浹:濕透,遍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有一位官員積極在兩淮地區等地施政,取得了一定成效,詩人與之交好或對其行為贊賞,于是創作此詩進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官員的善政和積極作為。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和借景抒情的運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官員的施政情況。
吹花舞絮才俄頃,可待區區刻楮成。催動江梅傲春意,喜聽冰箸滴階聲。剡溪載酒人乘興,縣圃明空月碾晴。更想捧觴天一笑,恩光旋浸鳳凰城。
豁達空,撥因果,不著片衣愛向火。見他富貴便嗔嫌,業海深深何處亸。
幾年奔走趁槐黃,兩腳紅塵驛路長。夢破邯鄲成獨笑,半生回首只空忙。
湘俗日窳敝,嗜惡甘如飴。良心豈初然,物欲或迫之。經正則民興,靡事窮誅夷。桑麻遂生業,四海治可推。
內橋南去水平蕪,處處秋煙似畫圖。惆悵千絲殘照里,不堪重問舊棲烏。拂地西風起白門,幾枝寒碧襯煙痕。不知何處吹橫笛,漠漠江抽烏夜村。
無端清夜醉醇醪,一片幽芳托素毫。便擬騎驢孟夫子,可如相馬九方皋。煙云淘盡元精出,絢爛平時見地高。若向南枝辨真相,暮寒微雪正蕭騷。
孟公本遠俗,垂釣漢江水。雅志豈在魚,玩弄云煙美。沉浸顏謝場,唐風美新制。右丞虛薦言,工部實知己。飄飄鹿門游,何心慕金紫。
龍之潛,或潛在淵。匪江匪漢,瀚渤瀰漫。江門之渚,游洋容與。江門厓壑,磨龍鱗角。江門有云,龍鼾十春。于戲,龍壽無垠兮,百千斯年乘元氣以逡巡兮。龍之起,德施斯普。日照其鱗,云曳其尾。下水上騰,和風甘雨。桑楊在山,菁莪在沚。發育化生,三千桃李。北自幽并,南踰交阯。過化存神,風行草靡。于戲,龍壽無已兮,百千斯年乘元氣以終始兮。龍之驤,蹈厲奮揚,伸縮翕張。電裂碧空,奕奕其光。迅雷震之,震驚四方。蛇妖鼠怪,遁走伏藏。作雨瀼瀼,黍稷穰穰。南都民士,悅豫且康。于戲,龍壽無疆兮,百千斯年乘元氣以翱翔兮。龍之歸,冬烈秋凄。雨雪其霏,清霜疾威。寒氣總來,何草不萎。羅浮之涯,阮湘之湄。以蟄以潛,以游以嬉。復見天心,味淡聲希。于戲,龍壽無期兮,百千斯年乘元氣以棲遲兮。龍之德,光明峻極。時潛而潛,九澤脩髯。時起而起,敷天化雨。時驤而驤,不顯其光。時歸而歸,帝命不違。太和元氣,流行四時。剛健中正,純而粹而。于戲,龍之壽兮,始天地而無前,終天地而罔后兮。
洪鈞轉處,都在薰陶內。瑞世得奇才,贊化工,協調和氣。雄詞健筆,談笑斡千鈞,馀閑手,尹王畿,治行稱尤異。雍容儒雅,早合登高位。天路踏驊騮,看峨冠,羽儀班綴。東風駘蕩,王斝酒鱗紅,春不老,壽難窮,莫惜今朝醉。
銀云櫛櫛明,搖殿玉壺傳箭。羊車夢逐簫聲遠,桂宮宵晏。舞鸞鈿匣啼,妝泫翠衾羅扇。題紅莫訴秋風怨,忍教人見。
晨起科頭坐小齋,紛然寒雀噪空階。疏疏蒲柳霜先瘁,短短松篁雪半堆。信口謳吟聊趁韻,見人觴奕也開懷。衰年自覺精神減,何幸君王許賜骸。
天風吹散洞簫聲,憶共蓮花峰上行。青紫已無奇女氣,芬芳空有玉姜名。
晴雪在檐,寒梅始花,新月媚之。把雪為艷友,梅為香友,月為清友,伴我娛嬉。雪謂梅花,白雖遜我,疏影暗香還妒伊。嫦娥笑,且莫爭春色,自畫修眉。待儂三五圓時。向明鏡臺前滿意窺。更梁園雪里,招回玉兔,樓東劫后,喚起梅妃。綽約瑤華,伶俜縞袂,姊不主張將待誰。梅和雪,愿同依月府,長奉清輝。
世家矯矯漢申屠,博古通今命世儒。豪杰雅知真北學,扶搖久已作南圖。揚州臺近催騎鶴,闞水秋深尚憶鱸。好載白云同一出,檐頭新港即榮涂。
問舟初立柳汀沙,云日升空淥影斜。詩橐恥隨金埒客,蔬腸未厭玉川茶。青湖波外方游女,翠幄叢間亦晚花。小待春歸簫鼓靜,還容襆被款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