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別黃虛中忽會又別二詩道意 其二
蘋滿煙沙柳滿洲,綠荷風軟轉船頭。
歸篷亟作恁么去,許事肯令如是休。
自有文章追洛下,莫緣譽處厭糟丘。
君能坐致錢流地,行達通明十二旒。
蘋滿煙沙柳滿洲,綠荷風軟轉船頭。
歸篷亟作恁么去,許事肯令如是休。
自有文章追洛下,莫緣譽處厭糟丘。
君能坐致錢流地,行達通明十二旒。
煙霧籠罩的沙灘上長滿了蘋草,柳樹布滿了洲岸,微風輕柔地吹拂著綠荷,船兒轉動船頭。我急忙撐起歸帆就這樣離去,許多事情怎肯讓它如此罷休。你自然有文章可追及洛陽的大家,不要因為有了聲譽就厭惡飲酒。你若能安坐而使錢財遍地,定能官至高位。
蘋:一種水生植物。
亟:急忙。恁么:如此,這樣。
許事:許多事情。
洛下:指洛陽,這里代指在洛陽的文人。
糟丘:指釀酒后剩下的糟堆積成的小丘,代指酒。
坐致:安坐而得。
通明十二旒:指皇帝,古代皇帝冕冠前后懸垂的玉串叫旒,天子之冕十二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詩人與友人黃虛中久別重逢后又分別所作,可能當時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詩人有感于與友人的聚散離合,對友人的前途有所期望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與友人分別之情,同時贊美友人的才華,鼓勵友人積極進取。詩中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故人天上跨龍媒,旅夜翩然入夢來。萬里愁聞夔子國,憐君遙度白鹽堆。少小交親白發催,每從南國望金臺。故人不厭關山隔,清夢還期夜夜來。十二巫峰合沓新,為云為雨竟誰真。青春臥穩啼猿夜,不夢陽臺夢故人。
節物催人分外愁,干戈眼底未能休。丹楓落處吳江冷,黃菊開時灞岸秋。可是涼風添寂寞,更堪缺月照綢繆。悠悠今古何須問,淚灑牛山亦過憂。
病起興蕭蕭,馀魂次第招。悽酸攻意氣,衰朽入風標。納帶驚腰緩,移梳恨發凋。何心希此世,只合順無聊。
隴頭水,凄切復凄切。不是黃河流斷澌,定知蔥嶺融殘雪。自從秦塞筑邊關,復聞漢使河梁別。黃沙白骨擁高灘,一灣一滴瀝冤血。更有怨婦閨中泣,魂逐隴坂聲不絕。聲不絕,哀怨結寒云,白日慘無光,朔風短草何凜冽。請君聽我隴頭吟,不聞隴水亦嗚咽。
遠渡溪頭入翠微,鐘聲縹緲隔煙霏。遙知古剎深藏處,夾岸青松盡合圍。天開梵劫啟傳燈,靈境從來有廢興。共說鑒師為六祖,信知智藥亦神僧。中天英粹異寰荒,萬古山川瑞氣藏。天竺不知何世界,寶林猶自說西方。虎伏猿啼接萬峰,壇經猶在講堂空。當時正果應誰得,潭上深憐蛻骨龍。遠從天竺溯源芳,萬古曹溪脈更長。草木已知津潤合,至今山茗亦凝香。由來禮義重華居,毀性窮棲豈樂趨。堪嘆腐儒無定識,盡將衣缽欲消除。幽懷小靜愛蒲團,睡仆歸僧入定觀。夜半塔燈猶不滅,卻疑星宿掛檐端。未誇水碓過傭力,卻愛溪流適性真。米熟欠篩元自會,不知千載屬何人。法水澄深卓錫泉,袈裟一展是誰緣。頭陀鐘罷遲歸院,共坐階前語亞仙。藏山細雨留人住,愛客高僧載酒隨。盡日山林無一事,繞廊遍讀古今碑。
王子吹笙學鳳鳴,緱山仙侶坐相迎。自從一入嵩高去,林壑長留靈籟聲。
我從休沐后,獻歲已更三。簪紱心偏遠,斕斑態轉憨。導輿時藉草,繞膝或分柑。采采蘭堪擷,循陔每自南。臘殘已擲舊,朝旭喜呈新。自覺春歸好,那驚歲去頻。條風寬酒力,軟節暢花神。彩仗煙霄上,沈情郁未申。
兩虎戲搏文章露,千林號風雷欲雨。慎勿私斗傷爪距,豺狼野子即當路。
祿米皆前定,分銖不可添。園葵莫爭利,鄰棗亦傷廉。
桃花灼灼水潺潺,隔斷千山與萬山。生怕漁郎漏消息,不流一片到人間。
去年迎客已蹣跚,今歲人扶出亦難。堪笑此翁衰到底,重裘絮帽尚言寒。
同年桂平黃少瀛,乞我詩壽張詩舲。示我牛腰詩一束,壽詩舲者多公卿。公卿滿朝盡朱紫,持粱刺肥老且死。安知海外百萬天朝民,一任刲屠作人豕。誰非黃炎之子孫,九天忍令呼無門!上書宰相毀苛約,此議已比昌黎尊。百年萬事半顛倒,中外約章那可道?嗟哉勿謂秦無人,我惜詩舲今已老。侍兒能畫兼能詩,專家詩畫傳女兒。詩舲雖老足自遣,且姑謀樂休憂時。少瀛一官老東粵,詩舲不官為粵客。相逢相見五羊城,我亦憂時頭早白。海風十月寒吹人,出門欲覓梅花村。梅花仙人儻有不老術,仙山同醉羅浮春。
神尊南溟靖海妖,開門風浪極天遙。凌虛臺榭觀初日,排仗魚龍候早潮。祝版御名皇帝署,祠官儀品太常標。地靈不共桑田變,剩有唐碑歷數朝。
官如傀儡聽牽絲,乘傳東征未可辭。千里行旌隨雪遠,一時別緒似云癡。病情深淺勞相憶,客況溫涼要自知。恰記臨行頻勸我,江山雖好莫吟詩。吹噓不覺氣如煙,砭骨風嚴雪后天。棱角森然冰踏裂,輪蹄弛矣鐵磨穿。九回腸與山同曲,一片心如月正懸。寒入被池疑潑水,長宵多分不成眠。
百鳥聲俱絕,長空月正橫。窗前如白日,云盡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