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對月用張曲江韻四首 其三 十七夜
眾鳥初棲樹,明蟾復吐時。盈虧無二色,倡和有三詩。歷歷白榆動,漙漙蒼蘚滋。納涼看不厭,但覺漏頻移。
眾鳥初棲樹,明蟾復吐時。盈虧無二色,倡和有三詩。歷歷白榆動,漙漙蒼蘚滋。納涼看不厭,但覺漏頻移。
佛壽八十,
我多九年。
虛空掇轉,
大用現前。
高擬玉皇案吏,靈山會上因緣。瞰破人情險惡,于今愿作頑仙。
橫江一鶴高飛,下看鷺鷗游戲。除卻覓食閒眠,那識仙禽意氣。
怪石清流回繞,奇花瘦竹回遭。有此閒情不領,肯與傀儡爭高。
無數含沙射影,追隨牛鬼蛇神。莫道憑空說怪,紅塵吾見其人。
曲曲紅橋漲碧流,荷花荷葉幾經秋。誰翻水調唱涼州。
更欲放船何處去,平山堂下古今愁。不如歌笑十三樓。
好花一歲幾回開,
喜見東籬舊信來。
不惜移根到鄰里,
離披也入畫堂栽。
一身秋蝶抱寒花,卅載時光赴壑蛇。
樽酒鐙前都是客,溪山夢里暫還家。
滴殘午漏闌年雨,迎得春風半夜花。
寂寂擁衾無穩睡,靜聽窗外噪林鴉。
晚途豪氣未低摧,
一飲猶能三百杯。
爛爛目光方似電,
齁齁鼻息忽如雷。
無事傷心獨費情。落梅風里掩重扃。春衣一桁細香零。
詞譜當歌和淚教,鐙窗無睡枕肩聽。水邊花外雨冥冥。
坐聽松濤撼碧虛。飄飄誰為飏瑤裾。水風多處足清娛。
得意鷗波應避席,會心蒙叟不知魚。撲人濃翠渺愁予。
倡道東南接孔林,
誰從山海測高深。
千年遺事傳青簡,
白日青天是此心。
水西山北閒游處,翠蓋招涼。紅袖拈香。雁外鷗邊易夕陽。
石床自掃松陰冷,臥想秋江。幾許清狂。潘鬢年來也自霜。
薄暮城頭望,千墻水際停。
微波風自起,落日草愈青。
木盛誰持斧,泉寒莫有瓶。
空弦驚痛鳥,說亂即傾聽。
五雜俎,綬若若。
往復來,大車鐸。
不得已,去丘壑。
一紙相思兩鬢絲,渡江桃葉竟無期。
薄言縱使逢卿怒,消息終應寄我知。
猶恐再圓仍易缺,果然重到不嫌遲。
崔微圖畫分明在,癡把銀釭照幾時。
荒村十里展琉璃,
依舊籃輿涉水湄。
自是小臣懷恐懼,
要令履薄但兢危。
潭心突兀嶼如珠,一片青紅兩色殊。
并剪倩誰來割截,鴻溝分界不模糊。
奇生溫嶠燃犀想,趣悟濂溪太極圖。
笑爾番民忘帝力,浮田自種免輸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