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黎承事 其二
援手遺嫠難,酬心樂泮恩。
凄涼投轄井,慨嘆給孤園。
藝槚平居近,攀松永慕敦。
流年駒過隙,不辱付諸昆。
援手遺嫠難,酬心樂泮恩。
凄涼投轄井,慨嘆給孤園。
藝槚平居近,攀松永慕敦。
流年駒過隙,不辱付諸昆。
曾出手援助寡婦擺脫困境,以報答在學校時的恩情而感到快樂。投轄井邊一片凄涼,給孤園令人慨嘆。平日里種植楸樹之處離此不遠,長久地攀著松樹表達深厚的追慕之情。時光如白駒過隙般流逝,他一生不辱使命,這些都交付給了兄弟們。
遺嫠(lí):寡婦。
酬心:猶稱心,快意。泮恩:泮指泮宮,古代的學校,泮恩指在學校時受到的恩情。
投轄井:轄是車軸頭上固定車輪的小棍,投轄表示主人留客的殷勤。這里可能是借指主人好客之地如今變得凄涼。
給孤園:即祇樹給孤獨園,是佛教圣地,這里可能借指相關的地方或有類似氛圍之處。
藝槚(jiǎ):種植楸樹。槚,楸樹。
攀松:一般指在墓地攀著松樹表達哀思。
流年駒過隙:形容時間過得極快,像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一閃而過。
諸昆:兄弟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黎承事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從詩中內容可知黎承事生前樂于助人、重情重義,作者可能與他相識,對他的品德十分贊賞,在其離世后寫下此詩表達哀思。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黎承事,突出了他善良重情的特點。詩中通過描寫他的善舉和營造的凄涼氛圍,展現出對他的追思。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品德高尚之人的敬重和懷念。
上林冬狩返,回中講射歸。還登宣曲觀,更獵黃山圍。嚴冬桑柘慘,寒霜馬騎肥。紲盧隨兔起,高鷹接雉飛。獨嗟來遠客,辛苦倦邊衣。
歲晚湖山曲,風塵到玉林。定知梅處士,移貌不移心。
萬卷堆中樂有馀,年來種杏繞階除。開花每見蜂環屋,結實嘗聞虎守株。窗下簡編勤肄習,籠中藥物富收儲。朝廷政在需材急,安用藏名好學居。
幾處鞦韆愁日暮,一聲鶗鴂喚春歸。紅稀綠盡尋常事,不用長繩系落暉。草已芊綿柳已柔,落花重疊不須愁。風光流轉等閒過,又是一年春事休。百物爭春竟可憐,清池綠凈但沉天。浮萍細碎從渠長,憎見差池點荇錢。西疇新買數塍田,便掃空囷俟有年。欲坐瓜庵吹豆葉,風翻黃浪麥秋天。風頭皺浪開還促,雨點圓紋亂更多。何似無風亦無雨,碧天千里在澄波。癡兒插地栽楊柳,楊柳無根插便生。我亦無根常作客,四年漂泊大梁城。股大如腰立已憂,不須登閣始三休。道人尊足元無病,莫取形骸向里求。夢為蝴蝶恣飛飛,飛入花叢處處迷。不是提壺強呼起,尚應栩栩展江西。詩翁詩思與春爭,落筆風雷紙上生。雪棘滿頤心尚壯,君看巖電射人明。池南池北亂蛙聲,不問官私處處鳴。昨夜一犁新雨足,無煩科斗更滋生。
行遍西阡更北村,檀欒處處綠梢云。官身未敢山間宿,可得排門謁此君。
昔聞詠塘上,今見玩池中。紫茸含細蕊,綠帶舞輕叢。蜻蛉高下逐,翡翠往來通。徘徊桂蘭渚,竟日與君同。
匆匆佳節過清明,咫尺郊坰未一行。人在雨絲風片里,偶來花下不勝情。
暑氣夕相纏,繁云毒熱煎。萬方同鼓鑄,赤地若揚煙。骨肉都成礙,衣冠意可捐。所嗟憑兩翮,不及溯風鳶。
聆言塵外性,愛此山中樓。種菊開三徑,藏書雜九流。田家酒初熟,鄰叟日相褒。風雨前溪惡,移船入萩洲。
賀監東歸謾自憐,思迷芳草綠芊芊。閒乘野鶴如騎馬,醉著宮袍不上船。晞發定從天姥頂,餐霞應在會稽巔。荔漿百斛山中熟,肯向蘇家覓酒錢。
把袂堪吾黨,鳴珂起倦身。相逢散花地,俱是握蘭人。薄酒交從厚,清言具不貧。春卿芳署里,自昔和陽春。
故山久已辦菟裘,得去欣聞止在秋。涉世安能長戚戚,收心只欲罷休休。
萬樹齊開不見柯,如云如阜復如河。穿梭林下過江鯽,若比花枝孰更多?
旬有五日不出戶,闌風伏雨寒蕭蕭。偶爾尋僧入三竺,多方索梅窮六橋。黃精紫蕨亦自飽,瑤草璚花還見招。旌旄滿山江浪惡,腐儒解組為漁樵。
興至竟忘倦,揮毫夜未休。深更萬籟寂,細雨一燈秋。重染才完畫,遠懷論藝儔。飛騰吾已矣,老境幸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