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陰望鐘山
塵土不滿眼,飛鴻入無倪。
搖情望鐘山,巖壑移東西。
荊榛蔽青靄,上下紛冥迷。
昔人去已遠,草堂懷煙霏。
此意竟何往,緬懷誰與追。
胡為命駕一登覽,誅除氛祲褰云旗。
塵土不滿眼,飛鴻入無倪。
搖情望鐘山,巖壑移東西。
荊榛蔽青靄,上下紛冥迷。
昔人去已遠,草堂懷煙霏。
此意竟何往,緬懷誰與追。
胡為命駕一登覽,誅除氛祲褰云旗。
眼前沒有塵土飛揚的景象,飛鴻向著無盡的遠方飛去。我滿懷情思眺望鐘山,山巒溝壑仿佛在移動變換位置。荊榛雜草遮蔽了山間青靄,上下一片昏暗迷茫。往昔的人早已遠去,那草堂也被如煙的霧氣籠罩。這種情思究竟要去往何處,緬懷古人又有誰能與我一同追尋。為何不駕車去登山游覽,掃除陰霾,撥開云旗。
無倪:無盡頭,無邊際。
搖情:情思起伏。
荊榛:泛指叢生的灌木。
冥迷:昏暗迷茫。
煙霏:云煙。
氛祲:霧氣,這里指陰霾。
褰:撩起,撥開。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一個陰天,面對鐘山的景色,觸景生情。當時可能社會存在一些不如意之處,詩人借景抒發對往昔美好事物的懷念,以及想要改變現狀的愿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往昔的緬懷和對現實的感慨,希望能有所作為。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思考。
清溪道士神仙侶,獨究羲文先后天。玄鶴一聲云縹緲,滿林松影落階前。
生朝欲作祈年供,長壽玉圭天上來。定是從今有家慶,世人傳作畫圖開。
萬言陳死士,請命代蒼生。愿乞明公惠,而為士卒榮。九邊泣藩服,一將幸功成。反側匈奴性,何年罷戍兵。
旅徒何囂囂,頻年棄墳墓。秋邁望春歸,冬盡悲秋度。三見王官麥,長吟白亭樹。青青巖上條,已蔽巖前路。倀倀東游子,何時復西顧。秋霜落明鏡,朱顏不逮故。
帝居誰遣紫泥封,澗轉峰回一百重。林薄帶煙橫素幕,石幢飛蓋繞長虹。丹崖翠竇延緣處,玉幾金龍意象中。卻笑凡夫無道力,天階咫尺未由通。
五百啟運天地清,群賢奮翼風云生。九重治理達遠邇,王度實藉執法明。同年才子青云客,意氣昂昂超等列。孤松聳壑見高標,一鶚橫空嘆奇絕。今年持節辭金臺,青驄蹀躞萬里來。乃知霜雪達陽氣,馬蹄到處山花開。邂逅沅陽話疇昔,昔曾聯步趨文石。豸冠已覺凝秋霜,繡服還應絢朝日。沅陽憲署情何多,連床對榻同吟哦。吟哦未已欲將別,索我驄馬行春歌。愧我詩才劣韓杜,長篇險語急難就。強操紙筆為君題,掛一何止于萬漏。驄馬驄馬登周行,攬轡直擬清四方。發奸凜凜息豺虎,洗窟藹若回春陽。古來豪俊皆如此,陳言雅欲追芳趾。相將努力篤忠勤,圖取英聲耀青史。
濁尊泛菊他年事,落帽風流萬古情。取醉不辭留夜月,相逢又得此生清。
吏部何緣到海涯,耽奇還此問三車。忽看塢里長生木,遙憶尊前頃刻花。瘞鏡山頭淹日月,留衣亭子駐煙霞。千秋遠地誰堪話,玉峽溪邊有漢槎。
三月三日出郭行,風和日暄天氣晴。銜泥補巢舊家燕,隔水喚春何處鶯。壚頭小姬酒正熟,道傍古墳人自耕。勸君行樂貴及早,明日清明花滿城。
初萍半含絮,頃刻開數畝。荷生浮其間,風雨足解后。百年游子心,欲作千歲久。昔為浮萍根,今為稚荷藕。荷高刺已生,魚游觸其首。離離荷下萍,吹向白魚口。
三十年來想像中,親臨何必問渠儂。天然巖上無岐路,側耳珠江聽遠風。
驪歌聲斷玉人遙,孤館寒燈伴寂寥。我有相思千點淚,夜深和雨滴紅橋。
湖上軒窗岸岸開,誰家不傍讀書臺。新亭自有人知處,只揀風煙好處來。淵明有意自忘言,真處如今底處傳。客子若來問真意,鏡中人影水中天。
一榻微寒入,山房夜未扃。凝思天籟發,不寐谷神醒。本自淹衰疾,何堪役性靈。列仙如可學,吾欲駐頹齡。
獨自神思道永光,嶙嶒骨硬氣軒昂。是非身后誰天問,鐵板鏗然聽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