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前韻二首 其二
客居索寞厭天窮,撫事無能笑語中。
破睡好茶盈碗白,曝簷晴日半簾烘。
向來切己連丁禍,政以臨民獲罔功。
頼有破除余習在,后山端欲扣南豊。
客居索寞厭天窮,撫事無能笑語中。
破睡好茶盈碗白,曝簷晴日半簾烘。
向來切己連丁禍,政以臨民獲罔功。
頼有破除余習在,后山端欲扣南豊。
客居在外孤寂無聊,厭煩上天如此困厄人,面對世事無能為力,只能在笑語中自我排遣。能消解困意的好茶盛在碗里泛著白色,屋檐下的晴天陽光透過半簾照進來暖烘烘的。從前與自己切身相關接連遭遇不幸,正是因為治理百姓卻沒有收獲功績。幸虧還有破除舊習的想法在,我真想前往后山去叩訪南豐先生。
索寞:孤寂無聊。
厭天窮:厭煩上天讓人處于困厄之境。
破睡:消除困意。
曝簷:屋檐下曬太陽。
向來:從前。
切己:與自己切身相關。
連丁禍:接連遭遇不幸。
政:通“正”。
臨民:治理百姓。
罔功:沒有功績。
頼:同“賴”,幸虧。
后山:指陳師道,號后山居士。
南豊:指曾鞏,他是江西南豐人。
陳師道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貧困。此詩創作時間難以精確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其客居時所作。當時他可能接連遭遇生活挫折,為政也無顯著功績,內心苦悶,渴望能有新的突破和指引。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客居的孤寂、人生的不如意和對為政無功的感慨,同時表達進取之心。詩風質樸,情感深沉,展現了陳師道詩歌關注自身境遇、情感真摯的特點,在其作品中有一定代表性。
太行山上云深處,誰向云中筑女墻。
短綆詎能垂玉甃,
守吏不教飛鳥過,赤眉何路到吾鄉。
昔因征遠向金微,馬出榆關一鳥飛。
萬里只攜孤劍去,
只待煙塵報天子,滿頭霜雪為兵機。
睡覺寒爐酒半消,
客情鄉夢兩遙遙。
無人為我磨心劍,
割斷愁腸一寸苗。
咸通時代物情奢,
歡殺金張許史家。
破產競留天上樂,
人意似知今日事,
急催弦管送年華。
解纜西征未有期,
槐花又逼桂花時。
鴻臚陌上歸耕晚,
分明昨夜南池夢,
還把漁竿詠楚詞。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
記得竹齋風雨夜,對床孤枕話江南。
華軒不見馬蕭蕭,廷尉門人久寂寥。
朱檻翠樓為卜肆,莫問此中銷歇寺,娟娟紅淚滴芭蕉。
漢皇無事暫游汾,
底事狐貍嘯作群。
夜指碧天占晉分,
止竟有征須有戰,
洛陽何用久屯軍。
虞舜南巡去不歸,
二妃相誓死江湄。
空留萬古香魂在,
結作雙葩合一枝。
南北三年一解攜,
海為深谷岸為蹊。
已聞陳勝心降漢,
歸來能作煙波伴,
我有魚舟在五溪。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滿樓。
銀燭樹前長似晝,
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
九重天子去蒙塵,
御柳無情依舊春。
今日不關妃妾事,
始知辜負馬嵬人。
滿軸編新句,翛然大雅風。
名因五字得,命合一言通。
景盡才難盡,吟終意未終。
似逢曹與謝,煙雨思何窮。
滿庭松桂雨余天,
宋玉秋聲韻蜀弦。
烏兔不知多事世,
欲把傷心問明月,
素娥無語淚娟娟。
積雪滿前除,寒光夜皎如。
老憂新歲近,貧覺故交疏。
意合論文后,心降得句初。
莫言常郁郁,天道有盈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