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昌平吳典史 其二
已聞贊縣清如水,廨宇蕭條日掩關。簡牘勞勤蓮幕下,未應拄笏對青山。
已聞贊縣清如水,廨宇蕭條日掩關。簡牘勞勤蓮幕下,未應拄笏對青山。
春水綠浩蕩,春山翠崢嶸。登臨縱吟賞,浩然發幽情。因悲華要客,氣勢如云橫。長安如奔走,紅塵沒簪纓。
衛幕已鐫東白志,西涯又撰孺人碑。莫道不傳家世事,當年兼有兩公知。
草草寢興里,舉頭檐際看。無心申苦意,有夢各艱難。霧欲沿溪出,星留配月殘。問余何所慕,脂轄未容安。
蘚崖蒼潤雨初乾,石罅飛泉噴雪寒。啼斷禽聲山更靜,青松影下倚欄干。一望湖光鏡面平,暮鴉過盡斷霞輕。狂來飛上高峰頂,趺坐松柯叫月生。
建節清三邊,揚旗定五嶺。百代夸功勛,朝夕戀光景。萬再爭春晴,誰免秋露冷。榮枯各有時,晝短苦夜永。達人當芬華,無異鏡中影。饑虎不令怒,狂象不令騁。擾擾黃埃中,殷然虛室靜。
黃九陳三外,諸人總解詩。甘心休作許,苦語竟何為。所向公同我,何緣樣入時。從來大小阮,一笑更誰知。
隨意綠庭草,壁間書畫新。只因云出岫,不見讀書人。
東君私我此閑身,脫卻青衫野服更。桑可以絲麻可績,麥宜續食韭宜羹。分甘壟上耕云隱,夢不湖邊拾翠行。物意豈知滄海變,曉風依舊語流鶯。
溪南野寺幽,巾舄偶相求。古道多黃葉,殘僧半白頭。遠村高鳥暮,灌木亂蟬秋。此地茅堪剪,吾將卜隱丘。
薊門霜葉正紛紛,不見燕臺只見云。君去試看臺下草,何人更憶樂將軍。
平生行事見真書,草圣空慚點畫疏。今日試臨寒食帖,卻疑羲獻不難如。
他鄉每憶故鄉云,此日還山又憶君。菊老豈堪秋后采,猿啼猶似客中聞。風帆漁艇行無次,野水寒煙去莫分。不是題詩不相寄,孤鴻也自念離群。
庫部平生友,湖山百代心。追思宮闕地,蕪沒水云深。連馬穿蘆入,群鷗坐石吟。誰能堪落日,莽莽古城陰。
貞烈過男子,當于簡冊求。剪鬟眾賓款,斷臂六臣羞。防墓銘旌遠,瀧岡宰樹秋。可憐彤管廢,史筆未曾收。吾母尤高潔,夫人亦步趨。書窗共殘燭,禪幾對團蒲。不愧顧家婦,能存趙氏孤。郎君奉鸞誥,聊足報親劬。
東海到來日,西山始布金。構云天路上,標月夜湖心。問偈逢樵客,忘機狎野禽。寥寥塵想絕,相對坐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