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城雜詩七首 其四
向來小筑久鋤荒,更覺閑中日月長。
山腳孤煙迷市井,岡頭斜照下牛羊。
乘槎未喜閑侵漢,騎鶴何求再上揚。
簡寂新詩清有素,雨隨擊節助浪浪。
向來小筑久鋤荒,更覺閑中日月長。
山腳孤煙迷市井,岡頭斜照下牛羊。
乘槎未喜閑侵漢,騎鶴何求再上揚。
簡寂新詩清有素,雨隨擊節助浪浪。
過去建的小屋早已鋤去荒草,更覺得在閑適之中日子漫長。山腳下孤煙彌漫,模糊了市井;山岡上夕陽斜照,牛羊下山。我不羨慕乘槎去天河的閑適,也不奢求騎鶴升天。簡寂所作的新詩清新質樸,雨隨著節拍不斷落下。
小筑:指簡陋的居所。
市井:城市,街市。
乘槎:傳說中乘木筏游天河。
騎鶴:指成仙。
簡寂:可能是人名。
浪浪:形容雨大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遠離塵世紛擾的生活狀態,在寧靜的鄉村中,有感于閑適的生活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淡泊名利的情懷。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亭亭冰質照溪明,異常異常如聞環佩聲。
初訝玉妃游月地,但無他仗引霓旌。
使君再約慇懃賞,天意從教爛漫晴。
詩律清嚴誰敢犯,七言今始見長城。
野色寒如許,山容瘦不禁。
因閑攜竹杖,乘興宿槐林。
衲子蒙頭坐,騷人擁鼻吟。
南柯休入夢,軒冕本無心。
吾愛巴揚州,夜不然官燭。
吾愛陽道州,日炊米二斛。
使君美無度,力蹈前賢躅。
宜爾海云邊,十萬戶蒙福。
久病鮮塵事,溪山遂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樹庭中蘭。
靜睹花葉榮,春風吹亦難。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瀾。
同在天地中,安能測其端。
夜澄眾境寂,月小松聲寒。
言念御風人,感茲清露漙。
悲來心自微,凄然竟長嘆。
壯矣府中縣,索如城外村。
墨池今掃跡,石筍舊余根。
風急漢弦斷,雨多秦鏡昏。
新秋一懷古,情緒若為論。
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
池有十種蓮,平生所見稀。
纖秾各態度,紅白爭光輝。
我來亭上飲,夜久未忍歸。
翁家采香人,但愛香滿衣。
豈知清露濕,圓荷瀉珠璣。
高云無急雨,飛灑如絲輕。
幽人動羈思,冒雨登歸程。
風來曉煙亂,云破春山明。
眷言憩荒館,我懷有余情。
壺中載濁酒,飲罷還自傾。
酒盡興不盡,關關山鳥鳴。
歲暮懷家客,通宵不自娛。
諸兄得意否,老母有歡無。
已謝交朋遠,猶思弟妹孤。
吾身不足念,為此一嗟吁。
閱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馬緣山腹。
古柏屹如蒼龍起,絕磴盤作長蛇曲。
氣力已憊意未歇,市聲不到境尤肅。
款門徑謁紫金像,邃殿苒苒來香馥。
褰衣卻上清虛閣,叢林障我千里目。
嘉名大榜起何人,來者先自嘆煩促。
時于缺罅見一一,煙江黛嶂堆青綠。
先人昔此斷還往,三年學古忘幽獨。
當時詩板今無在,只余石刻記經軸。
拂塵再誦心欲折,世態萬變流光速。
我方投跡隨喧哄,文字堆床未盡讀。
山中宴坐亦所愿,那得寬閑繼前躅。
留連兩日同僧飯,更念重來幾涼燠。
作詩強寫無窮悲,天風為我號寒木。
蜀山富奇藥,野老爭藏收。
九日來成都,塞斷長儀樓。
權豪競奪去,萬金未得酬。
問師杖頭錢,免渠失笑不。
久通安樂法,況復形骸憂。
知師不應爾,肆意作嬉游。
傳聞不死草,往往落鉏耰。
我欲前市之,請以道眼搜。
屑屑治編簡,一室方自囚。
世涂敗人意,寄語韓伯休。
筆端文字照千春,僊籍班聯透幾塵。
黃卷肯交同長物,白袍未信裹閑身。
至言落落常難合,俗眼悠悠少識真。
誰似江東顧夫子,月臺對影只三人。
髣髴猶稱是漢粧,五花刻玉傳輕黃。
隔江坐想紅樓里,插鬢應宜錦瑟傍。
疑似聚仙非我類,近鄰芍藥許同芳。
將軍且與花為主,免使叢祠作戰場。
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樓。
月華出萬象,獨以寸目收。
寒光增灝氣,山影接江流。
相從更幾日,醉賞同一甌。
諸君有大志,應銷別去愁。
衣食才足守墳墓,記取龍鐘馬少游。
曾游玉壘市,長揖岷山云。
塵緣不暇往,今日翻送君。
丈人紫霞服,麻姑青練裙。
鹿車時出游,俗眼了難分。
猶聞老人村,鶴發自耕耘。
豈無抱德士,可與立奇勛。
勿求不死藥,自苦骨與筋。
胡兒正南牧,兩河如聚蚊。
我生苦不諧,所向如登天。老眼始見孫,便覺了世緣。
一陽謹初度,剝極宜復旋。神氣已秀發,玉虹照晴川。
家書或有托,似能守青編。免翁費十牛,令渠受一廛。
使君與別駕,同是峨眉僊。肯來摩其頂,飛蓋相聯翩。
丘也親抱送,已輸徐氏先。游夏實高弟,庶幾文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