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 其七
金為蓮葉珠,珠多葉傾覆。使君勿愛金,蓮莖自矗矗。
金為蓮葉珠,珠多葉傾覆。使君勿愛金,蓮莖自矗矗。
塞外苦厭山,南行道彌惡。
岡巒相經亙,云水氣參錯。
林迥硤角來,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奮怒向我落。
仰看日車側,俯恐坤軸弱。
魑魅嘯有風,霜霰浩漠漠。
昨憶逾隴阪,高秋視吳岳。
東笑蓮華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壯觀,已謂殷寥廓。
突兀猶趁人,及茲嘆冥莫。
成都猛將有花卿,學語小兒知姓名。
用如快鶻風火生,子章髑髏血模糊,手提擲還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節度
楩楠枯崢嶸,鄉黨皆莫記。不知幾百歲,慘慘無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巨圍雷霆坼,萬孔蟲蟻萃。
凍雨落流膠,沖風奪佳氣。白鵠遂不來,天雞為愁思。
猶含棟梁具,無復霄漢志。良工古昔少,識者出涕淚。
種榆水中央,成長何容易。截承金露盤,裊裊不自畏。
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
孔子釋氏親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
大兒九齡色清澈,吾知徐公百不憂,積善袞袞生公侯。
丈夫生兒有如此二雛者,名位豈肯卑微休。
大麥干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
東至集壁西梁洋,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云還故鄉。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
庭前八月梨棗熟,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
韋侯別我有所適,知我憐君畫無敵。
戲拈禿筆掃驊騮,時危安得真致此,與人同生亦同死。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
農事都已休,兵戈況騷屑。
巴人困軍須,慟哭厚土熱。
滄江夜來雨,真宰罪一雪。
谷根小蘇息,沴氣終不滅。
何由見寧歲,解我憂思結。
崢嶸群山云,交會未斷絕。
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吳越。
蜀門多棕櫚,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剝甚,雖眾亦易朽。
徒布如云葉,青黃歲寒后。交橫集斧斤,凋喪先蒲柳。
傷時苦軍乏,一物官盡取。嗟爾江漢人,生成復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嘆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黃雀啅,側見寒蓬走。念爾形影干,摧殘沒藜莠。
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氣濃,緣云擬住最高峰。
掃除白發黃精在
赤縣官曹擁材杰,軟裘快馬當冰雪。
長安苦寒誰獨悲,鄉里兒童項領成,朝廷故舊禮數絕。
自然棄擲與時異,君不見空墻日色晚,此老無聲淚垂血。
群橘少生意,雖多亦奚為。惜哉結實小,酸澀如棠梨。
剖之盡蠹蟲,采掇爽其宜。紛然不適口,豈只存其皮。
蕭蕭半死葉,未忍別故枝。玄冬霜雪積,況乃回風吹。
嘗聞蓬萊殿,羅列瀟湘姿。此物歲不稔,玉食失光輝。
寇盜尚憑陵,當君減膳時。汝病是天意,吾諗罪有司。
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支。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
當時浣花橋,溪水才尺余。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車。
秋夏忽泛溢,豈惟入吾廬。蛟龍亦狼狽,況是鱉與魚。
茲晨已半落,歸路跬步疏。馬嘶未敢動,前有深填淤。
青青屋東麻,散亂床上書。不意遠山雨,夜來復何如。
我游都市間,晚憩必村墟。乃知久行客,終日思其居。
西蜀冬不雪,春農尚嗷嗷。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執熱乃沸鼎,纖??成缊袍。風雷颯萬里,霈澤施蓬蒿。
敢辭茅葦漏,已喜黍豆高。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
流惡邑里清,矧茲遠江皋。荒庭步鸛鶴,隱幾望波濤。
沉屙聚藥餌,頓忘所進勞。則知潤物功,可以貸不毛。
陰色靜隴畝,勸耕自官曹。四鄰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戰,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省郎京尹必俯拾,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