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曹道士
吾宗有佳士,導江秀賢支。
妙處本清浄,浩氣蟠虹蜺。
駕言還廬山,春臺方融怡。
他時鳴云璈,共采桐柏芝。
吾宗有佳士,導江秀賢支。
妙處本清浄,浩氣蟠虹蜺。
駕言還廬山,春臺方融怡。
他時鳴云璈,共采桐柏芝。
我們宗族中有優秀的人士,他是導江那一支賢良的杰出代表。他的妙處在于本性清凈,浩然之氣如蟠繞的虹霓。他說要回到廬山去,此時春景正溫暖宜人。以后他吹響云璈,我們一起去桐柏山采摘靈芝。
吾宗:指自己的宗族。
導江:地名。
賢支:賢良的分支。
清浄:即清凈,指心地潔凈,不受外擾。
浩氣:浩然之氣。
蟠:盤繞。
虹蜺:即虹霓,為雨后或日出、日沒之際天空中所現的七色圓弧。
駕言:駕車出游,這里指出行。
春臺:春日登眺覽勝之處,這里指春天的景色。
融怡:和樂的樣子。
云璈:道教樂器名。
桐柏芝:桐柏山的靈芝,桐柏山是道教名山,靈芝被視為仙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結識了曹道士,被其氣質和追求所吸引。在一個春日,曹道士表示要回廬山,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曹道士的欣賞和一同修道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曹道士的贊賞和與之共修的意愿。其突出特點是意象帶有濃厚道教色彩,營造出仙意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與道士交往及對修道的向往。
殘歷半張余十四,
灰心雪鬢兩凄然。
定知新歲御樓后,
從此不名長慶年。
繞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帶月輪孤。
休文欲詠心應破,不然豈有姑蘇郡,擬著陂塘比鏡湖。
蹇驢瘦馬塵中伴,紫綬朱衣夢里身。
符竹偶因成對岸,老大那能更爭競,任君投募醉鄉人。
虛白堂神傳好語,
二年長伴獨吟時。
夜憐星月多離燭,
卻報君侯聽苦辭,
老頭拋我欲何之。
武牢關外雖分手,
不似如今衰白時。
臘盡殘銷春又歸,逢新別故欲沾衣。
自驚身上添年紀,羞看稚子先拈酒,悵望平生舊采薇。
去日漸加余日少,苦思正旦酬白雪,閑觀風色動青旗。
千官仗下爐煙里
律呂同聲我爾身,文章君是一伶倫。
眾推賈誼為才子,元詩駁雜真難辨,
白樸流傳用轉新。蔡女圖書雖在口,
嫁時五月歸巴地,
今日雙旌上越州。
興慶首行千命婦,
我有主恩羞未報,君于此外更何求。
春野醉吟十里程,
齋宮潛詠萬人驚。
今宵不寐到明讀,
風雨曉聞開鎖聲。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
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
紅塵擾擾日西徂,我興云心兩共孤。
暫出已遭千騎擁,最笑近來黃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
山容水態使君知,樓上從容萬狀移。
日映文章霞細麗,喚客潛揮遠紅袖,賣壚高掛小青旗。
剩鋪床席春眠處
擾擾紛紛旦暮間,
經營閑事不曾閑。
多緣老病推辭酒,
何由得似周從事,
醉入人家醒始還。
知君夜聽風蕭索,曉望林亭雪半糊。
撼落不教封柳眼,坐覺湖聲迷遠浪,回驚云路在長途。
錢塘湖上蘋先合,滿空飛舞應為瑞,寡和高歌只自娛。
莫遣擁簾傷思婦,鏡水繞山山盡白,琉璃云母世間無。
晚日未拋詩筆硯,
夕陽空望郡樓臺。
與君后會知何日,
不似潮頭暮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