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 其一
惟公秉操如仙官,一任酷暑兼祁寒。
存心香火接造物,達誠果再逢竹冠。
應言蓬萊有至樂,六十九洞無纖惡。
松姿鶴態不復老,琪蘂瑤房未嘗落。
上庵至真聞屢過,口付訣目相琢磨。
公今得妙騰逸駕,我嗟老景飛輕梭。
愿投黃寧拯將溺有香,一瓣致禮敬誦生神歌。
惟公秉操如仙官,一任酷暑兼祁寒。
存心香火接造物,達誠果再逢竹冠。
應言蓬萊有至樂,六十九洞無纖惡。
松姿鶴態不復老,琪蘂瑤房未嘗落。
上庵至真聞屢過,口付訣目相琢磨。
公今得妙騰逸駕,我嗟老景飛輕梭。
愿投黃寧拯將溺有香,一瓣致禮敬誦生神歌。
只有您秉持操守如同仙官,任憑那酷暑和嚴寒。心懷虔誠以香火與天地造化相接,果真再次誠心地遇到了竹冠。您說蓬萊有極致的快樂,那六十九洞中沒有絲毫的邪惡。有著松的姿態鶴的神態不會衰老,琪花瑤草不曾凋落。上庵的至真之人聽說您多次拜訪,親口傳授秘訣與您相互切磋。如今您得此妙法瀟灑自在,我感嘆自己老境如飛梭般匆匆。希望能投身黃寧之道拯救即將沉溺之人,獻上一瓣香,恭敬地誦讀生神歌。
秉操:秉持操守。
祁寒:嚴寒。
造物:指天地、自然界。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
琪蘂(ruǐ)瑤房:指仙境中的花草。蘂,同“蕊”。
上庵至真:可能指上庵的一位修行高深的人。
訣目:秘訣。
黃寧:可能是一種修行之道或宗教理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與友人王正道交流修行感悟。王正道可能在修行上有一定的成果或奇遇,如遇到竹冠等,詩人因此寫詩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心境。當時社會可能道教等宗教氛圍較濃,人們對修行、仙境等有一定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修行操守和成果,同時抒發自己的感慨與向往。其突出特點是營造出仙境般的意境,運用豐富的道教意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宗教修行的關注和表達。
高湖回首恰周期,別后青山幾度思。 丹灶煙霞空入夢,夜窗風雨憶論詩。 百年相會寧無約,九日來游竟失期。 去去但堅金石操,歲寒松柏有深知。
又西風、吹動塞云飛,碧天倚清秋。擁長亭祖席,斜陽旗影,楓葉江頭。贊畫雄藩三載,蓮幕更風流。愧我黃塵客,拂袂從游。記取環峰亭下,問元戎戰艦,巧運機籌。共輕裘緩帶,坐看瘴煙收。念平生、棱棱英氣,稱沙堤、近侍驟驊騮。須知道、月明千里,人在瀛洲。
鶯粟花開又別家,蘑蕪綠上小窗紗,粉墻西去即天涯。
白雨偷將春令換,黃昏慣使客心邪,愁來那得好山遮。
霜天敝了羊裘,荻花秋。恰遇纖簾高士倚江樓。
垂柳罅,琵琶砑,是揚州。觸著一生心事到眉頭。
夕陽山闊戍樓空。厭西風,已西風。何事風吹偏向客愁中。
沙草斜連銅狄路,酒旗卷,一程程,繞漢宮。
漢宮,漢宮,掃殘紅。花一叢,柳一叢。憶也憶也,憶遠送、又泣孤鴻。
可惜鴛鴦湖上冷歸蓬。謾道夢魂能識路,今夜里,比春來,夢不同。
一從仙去,莖上露盤折。龍奩競開珠鎖,斜印花紋滑。
舞袖宜教薰透,莫睡屏間鴨。玉階遙接。著人春氣,未試輕煙已頻覺。
心事多隨逝水,含怨憑誰說。長記宿火溫溫,繡被深宵壓。
近日披裘老大,荀令難重學。石腸新怯。許辭蕉盞,靜聽松聲掃庭雪。
解曳貪著吳宮錦,花族雙靴。山畫長蛾。待訴衷情隔絳河。
新詞填就勤分付,眾里驚波。道字偏訛。惹得周郎顧轉多。
流蘇盡日垂珠箔,門外紫苔斑。喚茶鸚鵡,金籠前后,徐露青鬟。
自憐纖指,大家風調,寫盡幽閒。繡臺深掛,撥殘香獸,一片寒山。
紫沙團就百花泥,玲瓏壓倒博山低。安排處,宜深帳,看篆煙、裊過錦帆西。
從今軟暖把人迷,寶鳧長日不須攜。惜無個,真消受,出春蔥、籠袖熨冰肌。
古藤花下銀釭滿,紫鳳斜飛。賈涕沾衣。吹徹秦簫事已非。
圖書只似蓬蒿冷,碧甃雙扉。宮漏霏微。說劍青燈客未稀。
一抹玉沙平野,且莫停杯斝。有時臥雪,有時歌雪,恣高人陶寫。
吹火打蓬堪畫,在讓玉山下。誰家曲水,誰家輞水,又相隨來也。
昔年簪組隘丘門,今日旌幢一院存。 何事商於淚如雨,小儒偏受陸家恩。
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旸谷。 翳翳結繁云,森森散雨足。 輕風摧勁草,凝霜竦高木。 密葉日夜疏,叢林森如束。 疇昔嘆時遲,晚節悲年促。 歲暮懷百憂,將從季主卜。
朝登魯陽關,狹路峭且深。 流澗萬馀丈,圍木數千尋。 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 凄風為我嘯,百籟坐自吟。 感物多思情,在險易常心。 劫來戒不虞,挺轡越飛岑。 王陽驅九折,周文走岑崟。 經阻貴勿遲,此理著來今。
昔我資章甫,聊以適諸越。 行行入幽荒,甌駱從祝發。 窮年非所用,此貨將安設。 瓴甋夸玙璠,魚目笑明月。 不見郢中歌,能否居然別。 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 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