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同會
無奈春寒老不禁,喜看晴日上窗欞。
群花半露乾坤巧,百刻平分晝夜停。
拄杖有時挑菜甲,桔槔無復問畦丁。
逢春不出何為者,眾醉誰知可獨醒。
無奈春寒老不禁,喜看晴日上窗欞。
群花半露乾坤巧,百刻平分晝夜停。
拄杖有時挑菜甲,桔槔無復問畦丁。
逢春不出何為者,眾醉誰知可獨醒。
無奈春天寒冷,年老的我難以承受,欣喜地看著晴朗的太陽照在窗欞上。眾多花朵半開半放,盡顯天地的巧妙;春分時節,晝夜時間平分。我有時拄著拐杖去挑菜苗,不再需要用桔槔汲水而詢問種菜的人。遇到春天卻不出門活動是為什么呢?眾人皆醉,又有誰知道我能獨醒呢。
不禁:承受不了。
窗欞:窗戶上的格子。
乾坤:天地。
百刻平分晝夜停:古代將一晝夜分為一百刻,春分這天晝夜時間相等。
菜甲:菜苗。
桔槔: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
畦丁:種菜的人。
眾醉誰知可獨醒:化用“眾人皆醉我獨醒”,表示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春分時節。當時詩人年老,在經歷春寒后迎來晴日,看到春天景象,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春分時節的景象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和自我清醒的認知。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生活場景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生活感悟。
不雨晝冥冥,千山擁佛青。松身寫羅漢,泉夢入風霆。古徑惟寒葉,秋芳有異馨。吹襟坐巖石,添我兩忘形。
在昔神農,首茲播殖。無有污萊,盡為稼穡。乃粒斯民,實惟帝力。嘉薦令芳,佇瞻來格。
鐃鼓喧喧逐迅流,旆旌明滅擁行舟。三吳作鎮侯藩重,一道提兵帝澤優。錦里江山歸興逸,鑒湖風月到時秋。祇應圖任須元老,促召猶能駐虎丘。
明遠樓頭詠碧霞,關心節序屬昭華。即看燕谷冰霜地,會賞春明爛漫花。晝永苑云縈檻細,天空奎斗拂檐斜。都將化日氤氳氣,散入閭閻百萬家。
惟宋五世,將郊泰玄。祗若前典,欽崇道尊。其日吉午,天時薄寒。帝出齋寢,朝神紫垣。降輅就次,被龍搢山。禮薦蒼玉,樂歌太安。酌以瓊醴,羞以靈飧。飆御來格,上誠益虔。思我基命,系于帝軒。真祖膺符,錫類貽孫。皇繼其志,受祉彌繁。炎炎景歷,億萬斯年。
開罷山茶與玉蘭,碧桃湖畔又闌干。欲歸更向西園去,爭看東風擁牡丹。
暮嶂遠含青,春江帶空碧。細看風前枝,拋書枕蘿石。
黑云萬里隨長風,白日失色天濛濛。老龍翻身出海底,瞬息之間升太空。小龍奮躍力尚微,舉頭大叫追其宗。老龍正飛復回顧,煇煇紫電生雙瞳。浩然神氣兩相接,其間變化難形容。秋蟾老子寫此圖,野夫一見心忡忡。苦念蒼生久枯槁,焚香再拜心肅恭。上祈老龍垂惻隱,特遣龍子施神功。四時膏澤及時降,大有五谷年登豐。風不鳴條雨破塊,厝民壽域時熙雍。龍兮龍兮,有功如此,斯不失其為真龍。
造物謾人人不懂。聲色場中,傀儡閑般弄。今古廢興乾取哄。須臾戲罷俱無用。眼自不明真籠統。走骨行尸,逐勢相迎送。強弱是非空冗冗。虛生浪死輪回種。
翠屏缺處添奇觀,修眉遠浮孤碧。天影微茫,煙痕黯淡,不與千峰同色。憑高望極。向簾幕中間,冷光流入。料得吟僧,數株松下坐蒼石。泉源猶是故跡。煮茶曾味古,還記游歷。調水符閑,登山屐在,卻倚闌干斜日。輕陰易□。看飄忽風云,晦明朝夕。為我飛來,傍江橫峭壁。
一區雞犬白云巔,亂后來看意惘然。劫火尚馀唐殿宇,土風寧是晉山川。沿溪客散三州路,并寺僧耕百畝田。欲訪縱由題作句,矮碑祇在近時鐫。
入望禪機第幾乘,金松翠竹白云層。突峰洶涌長遮日,迥殿深冥欲上燈。寂寂石壇雙塔影,沉沉鐘梵四天應。再來誰共茶時夢,一個襕衫掃葉僧。
管磬咸和,禮獻斯畢。靈馭言旋,神降之吉。
云多不記山深淺,人行半天巖壑。曠野飛聲,虛空倒影,松掛危峰疑落。流泉噴薄。自窈窕尋源,引瓢孤酌。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覺。幽尋閑院邃閣。樹涼僧坐夏,翻笑行樂。近竹驚秋,穿蘿誤晚,都把塵緣消卻。東林似昨。待學取當年,晉人曾約。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鶴。
帝陟圜丘,天降之祜。嘉與士民,均承福祚。還御端闈,躬布皇度。雞星驗占,鵠書臚句。慶浹天淵,恩霏雨露。滌垢棄瑕,蠲租薄賦。三泉靡封,五刑幾措。太和充塞,群心率吁。自古無赦,孰除詿誤。我朝本仁,實清弊斁。赦匪其私,仁則有裕。萬民以懷,邦基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