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賈閣老三首 其二
來朝杲日破頑陰,共指秋成喜不禁。
寸碧遙岑供眺望,長空飛鳥自消沉。
四時景物千鐘酒,萬古功名一寸心。
尚媿先生游佛海,兩忘軒冕與山林。
來朝杲日破頑陰,共指秋成喜不禁。
寸碧遙岑供眺望,長空飛鳥自消沉。
四時景物千鐘酒,萬古功名一寸心。
尚媿先生游佛海,兩忘軒冕與山林。
明天清晨明亮的太陽將沖破濃重的陰霾,大家都指著秋天的豐收景象,喜悅之情難以抑制。遠處青山呈現出一抹翠綠可供人眺望,高空中飛鳥漸漸消失在視野里。四季的美景配著美酒,古往今來的功名不過存于一顆小小的心中。還慚愧先生能悠游于佛的境界,能將高官厚祿與山林隱居之念都忘卻。
來朝:明天早晨。杲日:明亮的太陽。頑陰:濃重的陰霾。
秋成:秋天的收成。
寸碧:指遠處青山呈現的一抹翠綠。遙岑:遠處的小山。
消沉:消失。
千鐘酒:形容美酒很多。
軒冕:古代卿大夫的車服,借指官位爵祿。山林:指隱居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賈閣老可能是當時朝廷官員,詩人與之唱和。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面對自然與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的喜愛、對功名的看淡以及對超脫境界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情理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的思想情感和創作風格。
凌波仙子下云車,想見銖衣濕露華。萬種閒情偏隔水,一天佳氣半成霞。緒風寒勒花間蝶,落日晴銜江上沙。辦得素心終不改,有人抵死保無瑕。
賞花相笑枕闌干,疊疊詩成興未闌。上苑馬蹄三日鬧,前村藜杖幾時閑。月流清影空窗凈,風遞奇香薄袂寒。爭向芙蓉高著眼,小窗蘭蕙更誰看。
小樓呼酒揖青山,翠碧瓏璁一笑間。山若有情應問我,如何猶似野人閒。
瞻彼崇丘,其林藹藹。植物斯高,動類斯大。周風既洽,王猷允泰。漫漫方輿,回回洪覆。何類不繁,何生不茂。物極其性,人永其壽?;只执髨A,茫茫九壤。資生仰化,于何不養。人無道夭,物極則長。
悵年年逆旅,處處魂銷,銷來無可銷處。風外移巢,燈前抱影。誰念飄零人苦。易得狂名,難求利市,懷哉吾土。況禁他、去燕來鴻,一遞一聲相訴。同看天涯明月。問幾人寂寞,幾人歌舞。縱唱澈旗亭,畢竟于卿何補。爛醉也,不借雙鬟顧。不吊屯田荒墓。待摧君、置酒沙棠,隨著大江東去。
楊柳城頭亂絮飛,慇勤客舍再逢時。山中有約遂何日,羈思悠悠謾寄詩。
胸次玲瓏達事端,入山買屋貯清寒。奉親最樂危時見,與俗相忘實處看。閒輟琴書翻兔冊,旋添竹樹隔牛闌。疏衣淡飯門多閉,章甫何妨獨舊冠。水鏡空平取友端,頻來山外伴酸寒。交朋舊在弟兄列,古道新交世俗看。地近詩筒多便翼,月明心事兩危闌。自家頭惱冬烘甚,猶幸偷安未毀冠。
新調白馬怕鞭聲,供奉騎來繞殿行。為報諸王侵早入,隔門催進打毬名。
軒軒韶舉美仍都,負笈行游亦壯圖。燕子磯頭江月凈,粵王臺畔嶺云孤。君來喜共阿戎語,我見頻將小友呼。倒屣不妨時問字,門前三徑未荒蕪。
中歲無所成,飄飖慕長生。未諳鍊玉法,采菊餐其英。腰佩茱萸囊,冠垂蘿薜纓。霜中三秀茁,石上九華榮。明公挺鸞鶴,翻飛辭玉京。重此瑤草約,遺彼濁世名。玄夜共逍遙,攜手游太清。折花竟誰贈,俯仰千古情。安得凌風翰,一舉遂遐征。
云下山兮水潺潺,游子去兮何時還。白云朝出兮暮來歸,游子去兮何時。悵不返兮予愁,子胡為兮淹留。歸來兮人間不可以久游,煙霞為家兮白云蒙頭。膏火煎熬兮火消膏,歸來歸來,龍泉可圖。
猛焰不容蚊蚋泊,大海那能宿死尸。任是三頭并六臂,望風無不豎降旗。
少小相投老大來,薤稀朝露獨徘徊。子規啼月寒潮落,颶母號山夏木摧。白發茝蘭傷獨佩,青山藜杖可誰陪。百年有念宜歡會,各到城頭紫翠堆。
淘沙東去萬軍聲,孤劍橫磨照膽明。論將馮唐悲老大,渡江祖逖感垂成。中朝抗疏需酬志,寰海交游浪得名。常此儒生憂社稷,何年親見泰階平。莽莽蟲沙動易訛,中年志節未消磨。東垣浪子羞邦彥,北道元戎半薛婆。盾鼻功名思草檄,矛頭心事仗雕戈。秋來每倦登臨眼,落日河山感慨多。
寄生松上蘿,寄生桑上蔦。為蔦莫為蘿,采桑人少小。茯苓龜鳥形,華山生者好。千歲附松根,赤白長相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