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司馬才仲六論
溫公言語藥石譜,猶子文章星斗羅。
家世有方能治國,宦游無地可降魔。
諦觀深切著明論,平視賢良方正科。
四海共知勛室后,享年孰似賈生多。
溫公言語藥石譜,猶子文章星斗羅。
家世有方能治國,宦游無地可降魔。
諦觀深切著明論,平視賢良方正科。
四海共知勛室后,享年孰似賈生多。
司馬光的言論如同藥石之譜般珍貴,他侄子司馬才仲的文章如星辰羅列般璀璨。家族有治國的良方,為官卻無處施展降魔之能。仔細研讀他深切透徹、明白曉暢的論述,可與賢良方正科的文章相媲美。四海都知道他是功臣之后,可誰能像賈誼那樣享有高壽呢。
溫公:指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猶子:侄子,這里指司馬才仲。
星斗羅:像星辰羅列,形容文章出色。
方能治國: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方法。
降魔:比喻施展才能解決問題。
諦觀:仔細觀看、研讀。
賢良方正科:漢代選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后代也有沿用。
勛室后:功臣的后代。
賈生:指賈誼,西漢政論家、文學家,英年早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司馬光在北宋政治和學術上有重要地位,司馬才仲是其侄子。當時可能社會政治環境復雜,司馬才仲雖有才華但仕途可能不如意,作者有感于此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司馬才仲的才華,感慨其仕途不順。突出特點是將家族傳承與個人命運相結合,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對文人才華和命運的關注。
人言千里本同風,何似如今一信通。萬浪千波渾不涉,新羅元在海門東。
郁郁蒼松萬仞山,棲遲何計可躋攀。乾坤一局高人榻,坐對松山盡日閒。
半生多病里,天不庇窮儒。藥有尋方苦,錢無賣俸馀。暗消閒歲月,久廢舊時書。卻幸身長在,愁懷且破除。
水光山綠滿闌干,上有琉璃萬頃田。水鳥臨池青入羽,仙人唾地碧如天。雨添銀谷空中翠,云是茜桃花上煙。只有垂猿無倒景,有時弄月到亭前。
承平灑翰向丘園,芳佩累累寄墨痕。已有《懷沙》、《哀郢》意,至今春草憶王孫。
韋編同見伏羲來,鼎立春風畫卦臺。楊葉巳穿三葉破,梅花還占百花魁。鳳皇池上文章伯,鴛鷺行中柱石材。愧我無能惟渴睡,梨床鼻息殷如雷。
半篙春漲綠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齊。舟比蜉蝣千頃外,□同斥鴳一枝棲。野橋柳線斜風軟,曲檻花光夕照低。卻訝探驪人不至,清樽畫航倩分題。
酒催弦促鼓紛紛,都下衣冠盡送君。開府祇今能辟士,出關何以學從軍。牙門騎馬春隨獵,玉帳論兵夜勒文。檄罷幕中推上客,一時才子正如云。
臨桂詞家,過江名士,光宣想見風流。豪情煙雨,醉到古吳州。縱是河山依舊,朱顏改、擲筆都休。空贏得,杉湖宅在,文藻故鄉愁。英年誰獨步,靖江王遠,俊裔猶留。愧謬為詞客,忝為佳游。當日蕙風拂我,恨多故、問字無由。似聞說,殘秋斷雁,曾過趙家樓。
太子宛如悉達,皇后亦似摩耶。一卷西來勘罷,五斗無復生涯。
送盡殘春,香圍玉護,悄掩孤顰。裙衩鴛鴦,釵梁翡翠,未解離群。衣篝輕換蠻薰,怕疊損、年時淚痕。酒夢如潮,簾紋似水,又是黃昏。
丁令還家骨已仙,更無城郭有山川。未添白發三千丈,又見銅駝五百年。荒草茫茫連故國,孤云冉冉下寥天。澧蘭歌送潺湲水,極望涔陽思惘然。
宿有扶宗志,辛勤四十年。句清堪供佛,業白可箋天。燕坐畦衣薄,經行雪頂圓。長庚光欲滅,內院一燈傳。
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香。開到寒梢猶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
狼烽。蒼穹。長風。半枯松。孤鴻。斜陽亂沙磨黃銅。雪原紛濺星空。心銹紅。碎鏡間殘虹。爍遠星、水晶眼瞳。大鯨破靄,光浪冰封。蟻群荷露,身影彎弓在控。春語秋為淙淙。火語山為隆隆。云階三萬重。形神相盈充。世代繼相舂。電光鞭夜星雨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