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諸同官見和三首 其三
莫道同時岸卉稠,背萱無態側葵羞。
金蓬未實猶韜日,玉節深藏更耐秋。
肯把仙姿供鷺悅,故標高致待龜游。
期君秀色蓮峰似,終古名垂華岳留。
莫道同時岸卉稠,背萱無態側葵羞。
金蓬未實猶韜日,玉節深藏更耐秋。
肯把仙姿供鷺悅,故標高致待龜游。
期君秀色蓮峰似,終古名垂華岳留。
不要說同時期岸邊的花卉繁多,背向萱草的沒有姿態,側向葵花的令人羞愧。金色的蓬草還未結果實,仍在韜光養晦向著太陽;玉節般的植物深藏著,更能耐受秋天的考驗。怎肯把仙姿供鷺鳥欣賞,所以要彰顯高雅情致等待神龜來游。期望你們的秀色如同蓮峰,能千古留名在華岳。
岸卉稠:岸邊花卉繁多。
背萱:背向萱草。萱草常象征母親等。
側葵:側向葵花,葵花常向太陽。
金蓬:金色的蓬草。
韜日:韜光養晦向著太陽。
玉節:這里可能指某種植物,形容其如節般。
鷺悅:讓鷺鳥愉悅。
高致:高雅的情致。
龜游:傳說神龜有靈性,這里寓意高雅的事物。
蓮峰:蓮花峰,常代表秀麗的山峰。
華岳:華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與同官們相互唱和時所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官場環境,詩人有感于同官們的才華和品德,寫下此詩表達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激勵同官們保持高雅品格,追求不朽聲名。其特點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豐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語言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在與同官唱和的詩歌中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病肺不飲酒,
傷心不看花。
惟驚望鄉處,
猶自隔長沙。
暑閣含風暮,林亭透日疏。俯池閒白羽,把酒躍金魚。興觸山花發,心同水葉舒。孰言臺務劇,鎮日有琴書。
樹色寒文簟,池光隱玉壺。敞筵真不暑,愛客忽忘晡。烏返爭棲柏,魚歡自戲蒲。回看阛阓子,天地一洪壚。
戰鼓頻驚飛雁,鄉音難寄征鴻。
年來飄泊大江東。回首蒼茫煙重。
投筆班超壯志,著辮祖逖英雄。
男兒慷慨赴軍戎。大好神州馳鞚。
桃葉山前宮漏遲,宮人傍輦持花枝。
君王喜憑絳仙立,殿腳爭畫雙長眉。
欲抱琵琶彈出塞,結綺臨春時事改。
井邊忽見張麗華,忍聽后庭歌一再。
露腳無聲云髻拖。
銀床低吹玉笙和。
藕風一線晃簾波。
近水闌干人坐處,
滿身明月望秋河。
此間清影納涼多。
僧人顏似松杉老,
齋飯味知泉石多。
我不能茶有風冷,
愛山成癖欠消磨。
退講經筵出禁林,廣寒宮殿賜登臨。
波浮菡萏千花艷,幽接蓬萊萬樹陰。
日下龜魚翻鏡影,風前鸞鶴雜韶音。
儒臣際此非常會,共荷皇恩似海深。
綺歲霞標獨擅名,凌云綵筆駕西京。
望門不載三千牘,抱璞誰償十五城。
潦倒一尊河朔飲,寂寥千古汝南評。
相逢莫笑玄猶白,且解塵纓共濯清。
野火黏堤,寒云嚙壘,霜空竟日飛鴻響。
客里登樓窮目,衰柳無行。盡回腸。
冷眼論兵,愁心呷酒,無多景物供吟賞。
最愛青山,也似北顧倉皇。寄奴鄉。
霸氣消沈,剩嗚咽、回潮東注,永嘉幾許流人,惟馀叔寶神傷。感茫茫。
又玉龍吹起,一片西風鱗甲,江山如此,幾曲闌干,立盡斜陽。
百尺紅欄倚岸花,有人吟訪夕陽斜。
談心未必情如水,飛蓋何妨氣似霞。
簾影欲移千樹柳,樓陰空噪一行鴉。
偶然拈韻能成句,彩筆憑誰寫碧紗。
諸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
言下合無生,為祥復為瑞。
扇囊寵賜九天霞,
上繡蓮蘭兩種葩。
不獨愛他高品格,
花中此是并頭花。
蕭瑟真同庾信哀,平蕪莽蒼倦登臺。
天涯歲月黃雞唱,徼外風霜白雁來。
南國尚勞橫海將,中朝誰是濟川才。
罪言欲吐還緘口,日飲亡何覆一杯。
銀罌翠筦恰冬時,
近臘金門賜口脂。
無數槐籠擎積雪,
日華漸上萬年枝。
驚覺后,月華濃。
天風已度五更鐘。
此生欲問光明殿,知隔朱扃幾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