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四首 其三
鈞樂云中動,鑾輿天上行。
百花齊醉日,孤月獨明更。
玉漏頻催酒,金爐細結甍。
春秋有常幸,日日調清平。
鈞樂云中動,鑾輿天上行。
百花齊醉日,孤月獨明更。
玉漏頻催酒,金爐細結甍。
春秋有常幸,日日調清平。
宮廷音樂如在云中奏響,皇帝的車駕似在天上前行。百花在這熱鬧之日一同沉醉,孤獨的月亮在深夜獨自明亮。玉漏不斷催促著人們飲酒,金爐里的香緩緩繚繞。皇帝按季節規律地出游,每日都追求天下太平。
鈞樂:宮廷音樂。
鑾輿:皇帝的車駕。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
玉漏:古代計時漏壺的美稱。
金爐:金屬制成的香爐。甍:屋脊,這里可能有誤,結合語境推測應為“蘅”(香料)或“煙”之類。
常幸:指皇帝按常規進行的巡游等活動。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身處宮廷或對宮廷生活有所了解之時。當時宮廷生活奢華,皇帝有各種儀式和巡游活動。詩人或許是在感慨宮廷表面的繁華與背后的孤寂,同時也表達對天下太平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宮廷生活,展現其奢華熱鬧又孤寂的特點,同時表達對太平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精妙、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宮廷詩的創作風格。
尊知籠愚笑火馳,人間翻覆任紛披。偷桃兒羨侏儒粟,辟谷翁懷博浪椎。座下固知師也諺,門前卻嘆鳳兮衰。世無齊物莊夫子,那得渠儂一問之。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淇水浟浟,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冬旱水愈涸,微流行石間。炯如玉瑣窗,屈曲相交關。泠然落幽罅,隱約聞佩環。擇石踞其高,兀兀相對閒。日宴遂相酌,持觴看青山。疏雨作還止,徘徊澹忘還。
微雨約黃昏,橋畔人空立。綠草茵茵眼底濃,誰把羅裙憶?撫斷七弦琴,唯有知音惜。寂寂蟲鳴暮色深,哪處梅花笛?
臥轍扶轅不可留,思君重上夕陽樓。鏡湖有水過天闊,澄徹同為一片秋。
鸞坡鳳沼。軒冕儻來何足道。存養天真。安用浮名絆此身。勞生逸老。擺脫紛華須是早。解綬眠云。林下何曾見一人。
雨晴禁署絕纖塵,宴會名賢四海聞。供職盡居清顯地,崇儒同感圣明君。翩然飛白璇題字,煥若丹青翠琰文。梓澤笙歌誠外物,蘭亭詩酒不同群。少年已作瀛洲老,他日終棲太華云。莫怪坐間全不飲,心中和氣自醺醺。
四海云膏,三山靈秀。采芝須要忘形友。充饑濟渴養瓊苗,添神益算光明透。鸞鳳翱翔,虎龍戰斗。金獅玉象鳴哮吼。已曾攜去獻高真,人還服了無衰朽。
夜光人影共闌珊,裁就新詩月上欄。淺黛嬌紅爭眼媚,此回盡作夢中看。
真擬湖邊會,言從汶上過。歲時鳴鳥變,岐路轉蓬多。樹色連東岳,川流匯北河。相思阻歡覯,瞻望恨如何。
軋軋肩輿半日程,晚來溪麓少人行。微茫遠樹參差沒,三五寒星點綴明。野老壺觴隨處約,家人燈火望塵迎。時平山郭無關禁,不似通都夜鎖城。
全機敵勝,猶在半途。啐啄同時,白云萬里。才生朕兆,已落二三。不露鋒铓,成何道理。誣人之罪,以罪加之。
歲日相逢兩丙辰,把杯又屬丙辰人。形容老丑鄉鄰怪,居止疏慵魚鳥親。竹馬小兒如昨日,梅花老屋羨長春。諸孫催寫桃符板,病眼孤瞠得句新。
阿囝離鸞嗟囑耳,誰陪老婦祭瓶盆。二雛幸足寬懷抱,共說河汾有外孫。
沙晚鹡鸰寒,風吹紫荊樹。忍淚獨含情,江湖春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