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龍王長老法贊
東峰峨龍頭,西嶺掉其尾。蜿蜒藏爪鬣,云臥久未起。
誰憑象教力,掛腹千柱啟。重天飛鐵鳳,寶地按金指。
于今幾百年,松柏合抱峙。悄無車馬塵,一徑渺云水。
我來亦何事,蠟屐自游徙。贊公好禪伯,道俗共懽喜。
浮云本無心,錫杖聊壁倚。借問此山名,其實安所止。
答云蒼岑頂,萬觴涌清泚。伊何司蓄泄,神物宜在此。
又言干戈際,流血幾萬里。龍胡為自珍,巖洞深伏弭。
笑挹香松槽,漱盥白玉齒。清風出長嘯,月凈天如洗。
東峰峨龍頭,西嶺掉其尾。蜿蜒藏爪鬣,云臥久未起。
誰憑象教力,掛腹千柱啟。重天飛鐵鳳,寶地按金指。
于今幾百年,松柏合抱峙。悄無車馬塵,一徑渺云水。
我來亦何事,蠟屐自游徙。贊公好禪伯,道俗共懽喜。
浮云本無心,錫杖聊壁倚。借問此山名,其實安所止。
答云蒼岑頂,萬觴涌清泚。伊何司蓄泄,神物宜在此。
又言干戈際,流血幾萬里。龍胡為自珍,巖洞深伏弭。
笑挹香松槽,漱盥白玉齒。清風出長嘯,月凈天如洗。
東峰像高昂的龍頭,西嶺似擺動的龍尾。巨龍蜿蜒藏起爪和鬣毛,如臥云般長久未動。憑借佛教的力量,建起千柱的佛殿。多層建筑上鐵鳳飛舞,佛地宛如被金手指按下。至今已過幾百年,松柏粗壯得需合抱對峙。這里悄然沒有車馬揚起的灰塵,一條小徑隱沒在云水間。我來這里做什么呢,穿著木屐自在地游逛。贊公是位喜好禪法的高僧,僧俗都為他歡喜。浮云本就無心,錫杖隨意靠在墻邊。我詢問此山叫什么名字,它的盡頭在哪里。回答說在蒼岑頂,有無數(shù)清泉涌出。是什么掌管著水的蓄泄,神物應(yīng)該就在這里。又說在戰(zhàn)亂之際,流血幾萬里。龍為何自我珍惜,深藏在巖洞之中。笑著舀起香松槽里的水,洗漱潔白的牙齒。迎著清風放聲長嘯,月光皎潔天空如被洗凈。
峨:高聳。
鬣: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這里指龍的鬣毛。
象教:佛教,因佛教用形象來教人,故稱。
鐵鳳:宮殿、廟宇等建筑上的金屬裝飾,形狀像鳳。
寶地:指佛地。
蠟屐:涂蠟的木屐,古人游山多用之。
禪伯:對高僧的尊稱。
錫杖:僧人所持的手杖,杖頭有錫環(huán)。
蒼岑:青山。
清泚:清澈的樣子。
干戈:指戰(zhàn)爭。
伏弭:潛伏不動。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又言干戈際,流血幾萬里”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戰(zhàn)亂時期。詩人可能在游歷山林時,來到寺廟與贊公交流,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山林佛地的清幽景色,贊頌了高僧贊公。以龍喻山增添神秘色彩,借景抒情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和禪意的感悟。
遙山層疊海云開,浴鷺飛鷗自去回。 春水茫茫天不盡,片帆浮動碧空來。
湖上芙蓉近小舟,曉來清淚對花流。 吳州客自傷長夜,不為西風怨早秋。
百結(jié)襕衫破幞頭,年年落第出神州。 卻因一只穿楊箭,臨老來封馬上侯。
蕙帳煙凝晝掩關(guān),落花時節(jié)雨闌珊。 客來驚起還鄉(xiāng)夢,繞屋春風綠樹寒。
往事明明是夢中,發(fā)霜那有舊形容。 客床對臥秋深雨,聽得鄰僧半夜鐘。
北山松粉落輕黃,濯雨蝦須麥吐芒。 槐火石泉寒食后,十分春事屬農(nóng)桑。
學呆,妝癡,誰解其中意?子規(guī)叫道不如歸,勸不醒當朝貴。閑是非,子心無愧。盡教他爭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
窗低蘆葦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綸,游魚不須避。
破篋猶存舊賜香,輕將魂夢別昭陽。 只知鏡時春難駐,誰道人間夜更長。 父母家貧容不得,君王恩重死難忘。 東風二月垂楊柳,猶解飛花入苑墻。
渠本宣州人,生緣在寧國。 前不尊釋迦,后不敬彌勒。 家貧無飯噇,出家去投佛。 行腳走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參臨濟禪,便作白拈賊。 眼里有瞳人,肚中無點墨。 還如破阿師,說得行不得。
碧洞青崖著雨,紅泉白石生寒。朅來十月九湖山。人笑元郎太漫。 絕壑偏宜疊鼓,夕陽休喚歸鞍。茲游未必勝驂鸞。聊作湖南公案。
山為驪龍盤,谷作驪龍腮。 珠樹存其間,誰采明月來。 何須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出頭出飛瀑,落落鳴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銀鉤慣學君王帖,寶軫頻聽淑女琴。 更與六宮循節(jié)儉,釵頭不綴辟寒金。
木鐸揚寬詔,云翹舞化風。 垂衣金殿里,圣德與天通。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