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首
越王山下千樹梅,逐客年年走馬來。
寒玉滿枝風色里,不受暖靄輕煙催。
故人千里復萬里,折香欲寄生徘徊。
孤吟獨醉常夜半,山月野風騎馬回。
越王山下千樹梅,逐客年年走馬來。
寒玉滿枝風色里,不受暖靄輕煙催。
故人千里復萬里,折香欲寄生徘徊。
孤吟獨醉常夜半,山月野風騎馬回。
越王山下千萬株梅花綻放,被貶謫的人年年騎馬而來。寒玉般的梅花在風中挺立,不受暖靄輕煙的催促。遠方的故人遠隔千里又萬里,折下梅花想寄去卻徘徊不定。常常在夜半獨自吟詩、醉酒,伴著山間明月和野外清風騎馬而歸。
越王山:山名。
逐客:被貶謫的人。
寒玉:形容梅花。
暖靄輕煙:指溫暖的霧氣。
折香:折下梅花。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逐客”可推測,詩人應處于被貶謫的時期,在這樣的境遇下,面對越王山下的梅花,觸景生情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詩人心境孤獨、落寞,思念遠方的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被貶后的孤寂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梅花自比,展現(xiàn)高潔品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體現(xiàn)了詩人在困境中的情感抒發(fā)。
千里風煙引太行,諸天晴色入傳觴。茱萸漢殿逢秋序,砧杵人家下夕陽。青草未銷城上壘,丹楓不待雁前霜。誰憐悵望東籬客,得似龍山發(fā)興狂。
出山幾何時,歸來便長夏。端居心不怡,散策長林下。為客厭城市,還家辭世紛。朝昏何所見,但有四山云。閉門事幽討,歲月忽已多。客來無可問,與君共弦歌。干時本已懶,胸次況亡奇。若問中林趣,婆娑祇自知。炎蒸不可柰,云氣滿前峰。向夕風吹盡,微聞遠寺鐘。
破絮蒲團展夕陰,一天涼思坐來禁。蛩聲訴出秋多少,竹影描成夜淺深。青壁謾留閑里句,碧潭微見空中心。林猿野鶴成相識,又欲褰裳過別岑。
桂陽因憶何明府,臨武明師遷大姚。舜日高懸萬里照,沙溪復起云南謠。
種園在東皋,草荒瓜蔓長。日落秋樹涼,褰衣獨還往。時逢野老憩,自足田園賞。沿溪暝忘歸,古寺煙鐘響。
松林橫截東南野,蘭若斜連子午莊。平楚風煙開鄠杜,斷碑歲月自隋唐。樓頭山入詩人座,砌下泉分衲子房。更欲秦川窮勝槩,卻從高塔望云陽。
苦憶花吹盡,生嫌草長齊。鶯啼春已暮,客散日還西。孺子拋書卷,童奴理菜畦。怒雷將急雨,一夜水平堤。
一夜寒山雨,泉聲處處飛。牽舟上霞壁,買酒驚松扉。石亂灘無路,苔多地有衣。殷勤林上鳥,喚客不如歸。
朝元路,朝元路,同駕玉華君。千乘載花紅一色,人間遙指是祥云。回望海光新。
如海侯門路不通,溪流寂寂霧蒙蒙。誰家客許花間入,何處樽能月下空。敲散彩云鐘隔水,吹殘玉漏笛臨風。南樓酒伴東山侶,半憶庾公半謝公。
楛槎種菖蒲,盆水半欲沒。露珠上葉稍,愛爾仙靈物。
煙際層巒知幾深,棋聲隱隱落瑤林。浴云石濺流偏冷,蒸日峰焦翠欲沉。步怯欹崖幽未測,杖拖絕巘杳難尋。夜從野宿分僧榻,夢入游仙倚碧岑。
曾孫侯氏。四正具舉。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大小莫處。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則燕則譽。
蓬轉應難定,羈棲復若何。困來悲失馬,妒在敢揚蛾。旅思丹楓劇,鄉(xiāng)心白雁多。長風吹曉漏,不寐徹行窩。
閒從物外識真機,會得希夷更入微。鵬鴳總教乘化往,鷦鷯寧羨控天飛。過橋車馬黃金勒,隔竹人家白板扉。久住東林僧漸老,舊游何日許同歸。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