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巨濟辟學之西序為軒以奉板輿之樂余名之曰難老軒
龜息六用藏,禽戲兩翼張。俯仰何自苦,要與宇宙長。
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黃。此又出下策,中干外徒強。
我有不朽計,事具泮水章。佳哉羅江東,意師張曲江。
重席坐日永,脫屨來雁行。舉盞醉六經,抵掌談三王。
青云去一蹴,壽域開八荒。始知吾道中,大有卻老方。
以此施其母,何疑壽而康?;突屯鼞n花,秀色迎朝陽。
愿子多釀酒,容我時登堂。
龜息六用藏,禽戲兩翼張。俯仰何自苦,要與宇宙長。
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黃。此又出下策,中干外徒強。
我有不朽計,事具泮水章。佳哉羅江東,意師張曲江。
重席坐日永,脫屨來雁行。舉盞醉六經,抵掌談三王。
青云去一蹴,壽域開八荒。始知吾道中,大有卻老方。
以此施其母,何疑壽而康?;突屯鼞n花,秀色迎朝陽。
愿子多釀酒,容我時登堂。
像龜息法一樣收斂六用,如禽戲之法舒展兩翼。何必俯仰勞累自討苦吃,關鍵是要與宇宙一樣長久。有人在深山里準備灶火,煮沙烹煉硫黃。這又是下策之舉,不過是外表強而內里空虛。我有不朽的辦法,此事記載在泮水篇章。羅江東這人真好啊,他以張曲江為師。整日坐在重席之上,學子們脫鞋如雁行般前來。舉杯暢飲沉醉于六經,擊掌談論三王之事。一步就能邁向青云之路,壽域能開拓到八荒之地。這才知道在我們的儒道之中,有很好的延緩衰老之法。用這方法侍奉他的母親,無疑能讓母親長壽安康。燦爛的忘憂花,在朝陽中展現秀色。希望你多釀些酒,容我時常登堂拜訪。
龜息:古代的一種養生方法,像龜一樣緩慢呼吸。
禽戲:即五禽戲,是華佗創編的健身功法。
泮水章:指《詩經·魯頌·泮水》,這里借指儒家經典。
羅江東:指羅巨濟。
張曲江:即張九齡,曲江人,唐代名相、詩人。
重席:多層坐席,指師長之位。
脫屨:古人入室脫鞋,這里指學子前來求學。
抵掌:擊掌,形容談得很興奮。
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
壽域:指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世。
卻老方:延緩衰老的方法。
忘憂花:萱草的別稱。
羅巨濟在學校西邊建軒以奉養母親,作者為軒取名‘難老軒’并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推崇儒家文化,羅巨濟的行為體現了對孝道和儒道的重視,作者在這樣的背景下,表達對其行為的贊賞和對儒道的宣揚。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羅巨濟辟軒奉母且倡導儒道的行為。突出特點是將傳統養生與儒家之道對比,強調儒道的價值。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儒道文化的盛行和文人對孝道的推崇。
秋日麗平皋。萬里青煙九點飄。獨倚元龍樓百尺,纖毫。一雁翻空試羽毛。
有客敢題糕。漫許詩中一世豪。興比龍山應較好,酕醄。細看茱萸弄晚嬌。
揮手約吾徒。爛醉東籬興有無。酒盡故人還送否,提壺。紅葉村中那處沽。
高閣眺平蕪。滿目風煙一畫圖。何處健兒身手滑,招呼。匹馬山頭控仆姑。
衣薪難以大留形,
破石空山浪予名。
倘信此心無起滅,
一身那得有三生。
細浪隨搖楫,新涼入岸巾。
斷行初到雁,空擔暮歸人。
漫道貧非病,誰知懶是真。
疏鐘起詩思,迢遞度煙津。
淡淡修眉,盈盈潤臉。無言恰似筵前見。花房肯釀蜜脾濃,春衫尚惜檀痕染。
月幌休燈,風廊卻扇。畫屏十幅鮫綃展。雁聲孤館醉醒時,一場愁緒思量遍。
窗外方塘幾畝蓮,
花開料亦似常年。
先生菡萏香中坐,
應有人呼作水仙。
一葉翻空便見秋,
不風流處也風流。
當頭薦得便歸去,
看取木人騎土牛。
粟起鏡中珠飽。光射窗中花擾。
消遣一衰翁,鳊項縮來欲槁。
休惱。休惱。昨夜春山先老。
畫橈約在春初發,暗數流光。羞整新妝。不到臨時已斷腸。
繡幃今夜人清悄,雨滴空堂?;淇崭?。數盡更兒懶上床。
沙老耽梨園,一往不復返。
不知長夜臺,何似滄浪館。
晚云妒月欲平沈,俄見層陰失遠岑。
廣樂在天天自醉,游仙回夢夢難尋。
不眠誰念余懷悄,畏冷相憐所寄深。
為想石城橫槊客,可應東望解傷心。
子思問學惟誠意,
孟氏工夫只反身。
定慧妙明何處覓,
要知儒釋共天真。
六詔關河萬里程,漢家池水古昆明。
段興花繞金棱澗,莊蹻山開玉女城。
枸醬蠻王經百戰,海篺漁父話三生。
月前雨后東西寺,出水孤光一道橫。
沙沈石銳倏低昂,歸路寧如去路長。
天遠樓臺時出沒,秋暄林木半青黃。
感知人少空懷刺,惜別情深況陟岡。
遙憶大雷書到后,曉風寒月正茫茫。
城南奎閣半塵埃,百六年來復盛開。
萬丈文光齊北斗,千尋紫氣貫三臺。
環山聳翠鐘奇品,積水拖藍育妙才。
堪羨后昆能濟美,先人曾此舊登臺。
秋風一夜簸清波,我自思親奈客何。遠地少書消息好,書多愁悶轉添多。
苦過重陽賦式微,黃花剩插兩三枝。對花酬酒堅盟約,依舊黃山唱和詩。
人生何處是知音,契合端由一片心。瞥見先生清苦貌,吾兒且喜不埋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