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與德粲同之溫陵謁大智禪師醫作四小詩送之 其二
六年別故山,松竹故無恙。
此身已天涯,飄走復何向。
清源老醫師,砭僂出投杖。
勿辭一往勤,挹彼上池漲。
六年別故山,松竹故無恙。
此身已天涯,飄走復何向。
清源老醫師,砭僂出投杖。
勿辭一往勤,挹彼上池漲。
六年時間離開了故鄉,故鄉的松樹竹子依舊安然無恙。我這身軀已漂泊天涯,四處飄游又該去往何方。清源山的老醫師,能治好駝背讓人扔掉拐杖。不要推辭這一趟辛勞,去汲取那上池之水般的醫術精華。
故山:故鄉。
無恙:平安,沒有疾病災禍等。
天涯:形容極遠的地方。
砭僂:治療駝背。砭,古代用石針扎皮肉治病;僂,駝背。
上池漲:典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指上池之水,傳說飲之能洞見臟腑,這里借指高超的醫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與德粲分別六年后,二人一同前往溫陵拜訪大智禪師這位醫師時所作。當時詩人處于漂泊狀態,對友人前往學習醫術給予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漂泊之感并鼓勵友人學醫。特點是情感真摯,意象運用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日常交流與情感表達。
欲尋林屋隱,還過洞庭游。遠水初涵夜,長天盡作秋。湖如青草闊,月似白蓮浮。萬壑風傳笛,三更斗掛舟。葉應隨鳥散,山欲趁波流。浩蕩吾何適,鴟夷不可求。
久客京華鬢未霜,又攜書劍赴衡陽。黃金臺下人千里,青草湖邊雁幾行。大國樞機關簿領,小齋風月托壺觴。知君更有登臨費,七十二峰秋興長。
客夢斷復續,角聲寒更長。疏籬擁殘月,老木犯新霜。斗縶身何恨,馳驅汝自忙。稍知詩有味,復恐道相妨。
洞庭雨山浮具區,金庭玉柱仙所都。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萬頃玻璃湖。洪濤巨浪相吞屠,我欲從之老命虞。海東文侯眼孔大,視之不與坳堂殊。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喬之鳧。文侯文侯實尹吳,所治百里山水俱。山靈河伯受約束,疑為后擁仍前驅。高登莫釐盡奇觀,云古未始今當無。白波青嶂坐可挹,紅妝細馬來敢污。兩人傲睨萬象表,但恐笑語天人狙。揮毫撫景間杯酌,作文競與山描摹。湖山洵美我未識,翻意斯文相厚誣。緣文作畫強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茫茫意會復有詠,長安西笑何其迂。有生不游山亦誚,手搔白發吁嗟乎。
自識量移帝寵新,莫因才大嘆沈淪。家鄰湘水元通楚,官是桃源不避秦。花里鳴弦千嶂色,月明飛舄萬家春。蘭臺倘語登高事,唐勒應誇賦有神。
問余何事日匆匆,把卷題詩轉不工。撿歷又看正月過,一分春在酒杯中。
渥丹容貌著霓裾,何事僧軒祇一株。應是吳宮歌舞罷,西施因醉誤施朱。
宮闕崔嵬指絳霄,列王匍匐拜朝朝。而今我向橋樓望,但立鷓鴣悲寂寥。
高館疏簾晚乍開,讀書聲里故人來。山中本自無塵土,催得家童埽綠苔。
芙蕖未落井桐飛,九月花田秋正肥。無那菊華催燕去,自持清怨送鴻歸。古今事積同霜葉,天地心孤易暮暉。我欲攜尊高處望,不堪潮汐轉頭非。
匣里干將席上珍,中吳人物見斯人。才名籍籍今誰敵,世議悠悠若未伸。近喜丘園俱束帛,可能江漢獨垂綸。太玄自是精微學,卻笑揚雄反誤身。
鎮日披荊走谷坳,風巖水曲鳥交交。青藤百丈蟠繁木,朱果半空垂莽梢。志短只求虛腹飽,詩差不病飯山嘲。自歸林下心蕭淡,圣哲名言次第拋。
蕭蕭落木護秋堂,白版為扉掩夕陽。塵垢不沾頻灑埽,稻粱巳熟漸收藏。攝生未用芝和術,具膳能無芥與姜。一榻清風渺千古,看他奔走為人忙。
憐爾頻年任道涂,又攜雙屐下江湖。向人白發時時短,作客青山夜夜孤。賦里秋云回雁蕩,愁邊明月失龍珠。燃藜起草聲名在,未許嚴陵問釣徒。
空山幽響落林柯,蠻犬呶呶吠碧蘿。大庾嶺頭三月盡,郁孤臺下幾人過。檳榔雨過鳩鳴急,薜荔云深猿嘯多。幾度裁詩寄相憶,江南如此奈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