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門寺西六七里,聞符公蘭若最幽,與薛八同往
謂予獨迷方,逢子亦在野。
結交指松柏,問法尋蘭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屢驚馬。
所居最幽絕,所住皆靜者。
云簇興座隅,天空落階下。
上人亦何聞,塵念都已舍。
四禪合真如,一切是虛假。
愿承甘露潤,喜得惠風灑。
依止托山門,誰能效丘也。
謂予獨迷方,逢子亦在野。
結交指松柏,問法尋蘭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屢驚馬。
所居最幽絕,所住皆靜者。
云簇興座隅,天空落階下。
上人亦何聞,塵念都已舍。
四禪合真如,一切是虛假。
愿承甘露潤,喜得惠風灑。
依止托山門,誰能效丘也。
有人說我獨自迷失了方向,可遇到你時你也在郊野。我們結交以松柏為喻,為求佛法一同尋訪蘭若。小溪狹窄僅能容下小船,怪石嶙峋屢屢驚嚇馬匹。那居所極為清幽超絕,居住的都是寧靜之人。云朵簇擁在座位角落,天空仿佛落在臺階之下。高僧聽聞了什么呢,塵世的雜念都已舍棄。四禪境界契合真如之理,一切都是虛假的幻象。我愿承受佛法如甘露般滋潤,欣喜能得佛法如惠風般吹拂。我想依托這佛門寺院,誰能效仿隱居的丘呢。
迷方:迷失方向。
蘭若:指佛寺。
劣:僅僅,剛剛。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四禪:佛教術語,指色界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
真如:佛教術語,指事物的真實狀況、真實性質。
甘露:佛教中比喻佛法能滋潤眾生。
惠風:和風,這里比喻佛法。
依止:依托。
丘:指隱居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佛教盛行,文人雅士多有與僧人交往、參禪問道的風氣。詩人或許在塵世中有所困惑,聽聞符公蘭若清幽,便與友人前往,在尋訪過程中感悟佛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佛門清凈生活的向往和對佛法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將敘事、寫景與抒情相結合,生動展現了尋訪蘭若的過程和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受佛教思想影響的創作傾向。
淮甸云霞出海東,秣陵花柳遍吳中。爆雷香霧千門曉,化日和風萬里同。建禮共欣王道泰,開基惟仰皇圖隆。麟蒲杯里年年壽,又見慈顏一醉紅。
陰陰垂柳轉黃鸝,腸斷殘春欲去時。白雪亂堆飛絮地,紅須半在落花枝。園林向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最是牡丹堪痛惜,風吹雨打漸離枝。年年九十日春風,風雨多端復在中。一盞更還辜我綠,亂花知是為誰紅。樹頭啼鳥疑相勸,窗下吟生似不通。可惜芳晨莫虛過,眼前便作白頭翁。
瘴雨收晴毒霧開,星軺遠自日南回。皇華每動征夫念,薏苡無勞謗者猜。八桂云橫山似畫,三湘露落水如苔。可人多少途中景,想有新詩取次裁。
清溪溪上似淇園,散葉分枝綠正蕃。又看移根度江去,石塘春雨長兒孫。
李侯手挽三石強,左射右射勢莫當。飲羽猶然動逸勁,白日迥接星飛芒。綵旌亂馳鼓人震,徐插繁弱神揚揚。江南野夫不肯降,氣挾岱岳超扶桑。乍騰手勢身亦轉,矢落不見東西飏。道傍兒女相走笑,比著束手無馀長。主人玉杯競前醉,李侯頗欲誇其技。自云昔者師劉燾,罷看詩書馳獵騎。珊瑚仆姑千金裝,戎錦韎韐五花隊。燾也逡巡獨前出,指顧萬象俱辟易。皎如宵月橫控弦,颯爾秋霜見鳴鏑。眾看云中一片白,宛轉血墜摩空翼。猿猱叫號麋鹿竄,袒跣手割分肩肋。精能遠出都護右,猛志坐奪材官色。風塵將相在一身,往見主攬甘泉策。劉子慷慨欣握符,李侯沉冥困執戟。非但折節攻三馀,亦逐時人理簿書。雄心隱隱見眉睫,世事忽忽甘籧篨。英雄善藏須莫識,辱國之藝何欷歔。我醉為歌平原下,青霾森森日色亞。安得一箭萬里空,野夫飽飯看君射。
野寺誰開徑,秋風獨掩關。逢僧呼白足,為客老紅顏。城闕秋陰晚,郊原夕照閑。翻經深葉底,時見暮禽還。
生同少伯五湖歸,玉骨香魂愿不違。妒殺真娘墓前雨,又隨神女峽中飛。
矍鑠仍堪將帥間,壯猷聊與虎臣班。公車獻賦城南杜,郎省興嗟北地顏。合殿千官瞻黼扆,中天雙闕敞瓊關。彤庭拜舞嵩三呼,延閣干云真道山。
簾影橫階,翠■垂榥,花闌芳徑苔肥。看小庭煙醉,白月澄漪。簾外將舒玉藥,尋萼夢、雪汗凝蕤。金壺送,回廊靜悄,墨灑花篩。微微。羅衣耐冷,雙繶向輕陰,夜漸闌時。想夕陽初下,云樹參差。又是嬋娟千里,長相見、淡景霏霏。還待去,濃香軟疊,繡幕重幃。
纖云四卷虛秋濤,一輪飛山山不高。山城寥寂鼓吹絕,滿眼江湖歸心舠。平生羈旅適節物,何與邦國分絲毫。袁渚庾樓但陳跡,我每躊躇首為搔。異代清談召夷禍,后來排媢亦相遭。未是陸沉皆爾汝,坐令漂泊到吾曹。況復世難迫旦暮,九州萬國懸旂旄。覆翻云雨無不可,猥肯亮話爭時髦。今宵何事還投醪,瓊京玉宇埋蓬蒿。夸蛾負山帝所撓,羿弓剛斧無由操。請我將軍莫自牢,俄頃洛兵著白袍。蒼水使磨瑩赤絳,龍伯人連釣金鰲。赤龍黑鳥紛騰逃,刳劃暇蟆薰天臊。收拾星河光破碎,重輝層巔百仞濠。老夫東野寒蟲號,化為太白峨眉豪。不作玉川來下涕,不用昌黎譏貪饕。嗟哉言誕而心勞。
安陽好,耆舊跡依然。醉白垂楊低掠水,延松高檜老參天。曾映兩貂蟬。王謝族,蘭玉秀當年。畫隼朱輪人繼踵,丹臺碧落世多賢。簪紱看家傳。
性蔽其源學失真,異端投隙害彌深。推原氣稟由無極,只此一圖傳圣心。
山形南去疾如馳,高處展開三丈旗。山下行人爭指似,龍蛇影動夕陽時。
年少客長安,慣看樹梢昏月。今對長安燈火,已天涯為客。薊門橋下草離離,重來問消息。盡數城中車馬,夢槐花青白。
我非漢莊光,釣磯滿蒼蘚。雖有種魚經,生來不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