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七赴西軍
吾觀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
一聞邊烽動,萬里忽爭先。
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
吾觀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
一聞邊烽動,萬里忽爭先。
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
我看那些不同尋常的人,眼前卻盡是些平庸之輩。你懷有鴻鵠般的遠大志向,卻在舞文弄墨與仗劍習武中虛度了光陰。一聽到邊疆戰事興起,你立刻萬里迢迢奔赴前線爭先效力。我也要前往京城,不知何時你能得勝歸來。
非常者:不同尋常的人。
碌碌:平庸的樣子。
鴻鵠志:像鴻鵠一樣遠大的志向。
蹉跎:虛度光陰。書劍年:讀書學劍的歲月。
邊烽動:指邊疆有戰事。
京國:京城。
獻凱還:戰勝歸來報捷。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邊疆有戰事發生,友人陳七聽聞后決定奔赴西軍參戰,詩人在送別友人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表達真摯熱烈,展現了友人的報國之志和詩人的殷切期望。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篇,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邊疆戰事的關注和對友人的情誼。
絳綃單,鉛淚濕,銀鴨爇香腦。可奈春寒,懷抱被花惱。斷腸一院流鶯,落紅簾幕,?殘笛、將花千繞。庾郎老。醉墨題遍羅裙,花枝鬢邊裊。翠被棲香,容易玉繩曉。纖纖澹月籠紗,酒濃花艷,夢不到、謝家池沼。
談玄吾不厭,問字爾相尋。興逸飛流賦,情高漱石吟。春郊聯玉勒,夜閣擁瑤琴。二仲翩翩在,何煩覓向禽。
誰勸臨行以母辭,當年苦戰后人悲。祗應陽羨溪頭月,曾見將軍射虎時。
羅帳半垂門半開。殘燈孤月照窗臺。北斗漸移天欲曙、漏更催。攜手勸君離別酒,淚和紅粉滴金杯。嗚咽問君今夜去、幾時回。
三尺寒光冰在手,一張弓勢月當心。巖下光陰生戶牗,澗邊形勢入池臺。孤帆影入江煙盡,百舌聲流浦樹新。
倚闌興未盡,坐久心忘歸。樹遠礙云出,鴉回背日飛。地接市喧近,境留塵跡稀。朗吟下山去,松風涼葛衣。
展采齊明拱面南,濃云深入夜更嚴。風和不放瓊英落,日暖高隨玉漏暹。照地神光臨午陛,鳴皋仙羽下重檐。五門回仗如天上,看舉雞竿雨露沾。
盎盎鵝兒酒,風卮起微浪。何以侑芳樽,莼羹調得醬。彘肩與魚乙,佳惠過臺餉。黃雀釀披綿,江鱘斫玉板。對之無留觴,固已號佳饌。持此配藜羹,更增貧士赧。
陳王本無賴,少與美人期。蛾眉作穢血,蠱鬼尚何知。乃復結綢繆,佇車心傷悲。幻滅猶欲取,哀哉一癡兒。千年化異物,雙作鴛鴦飛。終然隨大化,飄蕩今何之。
庭柯一葉炎曦淡,秋光宦情相似。駟馬爭馳,千帆競送,不羨紛紛時輩。隨緣賦祿,慶官府清明,紀綱興起。暇日吟鞍,湖山公案更兼理。將軍猶自未老,舊時供奉曲,還有風致。拄笏西山,蟠螭北海,卻是君家盛事。佳辰雅聚,且滿引霞觴,坐看芝砌。富貴長年,四時談笑里。
隱劉甘隱淪,老郭亦離群。自鎖魚亭月,同穿雁蕩云。排峰造龍質,懸水迸簾紋。百種聚奇怪,從君句里分。
江日熙熙春睡醒,江云飛盡楚山青。閒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窅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忘魚鳥自流形。未須更覓羲唐事,一曲滄浪擊壤聽。
嵐翠山藏野寺,夕陽舟倚汀沙。一段三湘晚色,白云深處誰家。
早發端趙村,莫投樂會縣。縣阻道路長,但見水蔥茜。輕風掠溪麋,好月觸石面。前行日已分,后從氣猶昡。役者向我言,前年土豪變。黃旗伐畫鼓,樵屋擬牙殿。居民絕煙爨,搬并入淮甸。卻又遭劫殺,流動靡安奠。群夷盡蜂起,盡用血洗箭。公然肆浡暴,請與官軍戰。官軍幸努力,摧落得深便。雖獲覆其巢,奸愚不勝譴。于今郊原間,芳草白骨遍。我行適夜分,聽此毛發旋。前岡明炬火,叫應欣蹂踐。官吏候我來,始與人相見。沿河島沚深,問路山田轉。啾啾烏鳥鳴,靡靡鞍馬倦。一從違京國,幾度夢霜霰。何所非異鄉,開懷謝身健。
垂楊綠遍來時路。更幾日、雕鞍去。夜夜隨君殘夢度。鈿釵金雀,畫籠朱鵡。都是思量處。彩云一別朝還暮。愁誦燕臺舊題句。蠟炬成灰天未許。帕羅沾惹,那時紅淚,空化西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