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太史之京 其三
前驅駟馬出青山,鳴佩初隨鹓鷺班。賦就長楊曾諫獵,漢廷簪笏侍龍顏。
前驅駟馬出青山,鳴佩初隨鹓鷺班。賦就長楊曾諫獵,漢廷簪笏侍龍顏。
天涯漂泊嘆無依,
長逐東風到處飛。
九死癡魂懸帝闕,
一生苦口勸人歸。
峴山煙雨年年恨,
蜀國滄桑事事非。
猶有深冤消未得,
淚花如血濺征衣。
山林鐘鼎似無同。舒卷有窮通。洗出壺中三峽,帝城贏得從容。
黃流亂注,狂瀾既倒,砥柱能東。此際誕彌杯酒,宜歌風虎云龍。
陰陰陵上柏,離離陵上草。
樵兒與牧豎,躑躅陵上道。
蛻骨出榛莽,后土不愛寶。
衰蟬吊寂寞,寒蟾照枯槁。
白云散同漫,西風不敢掃。
蓋棺千年后,既往不能保。
人生血肉軀,百年終丑老。
安得紫微書,遺我一火棗。
脩門縹緲夢悠悠,
歲暮長江斗柄浮。
奮翼鳴雞急自和,
白頭鼓枻為誰愁。
紫貂裘暖朔風驚,
潢水冰光射日明。
笑語同來向公子,
馬頭今日向南行。
擁旄窮海有孤臣
甘與膻群作牧人
握手河梁成永訣
荒寒塞草不知春
翩翩攜杖至,愛此河中洲。不見關山月,空分天地秋。魚龍潭水黑,松桂石門幽。瑤瑟何人抱,湘靈未易求。
寂寞自松徑,蒼茫任草廬。高云莽不止,明月竟何如。席上頻窺酒,盤中僅辨蔬。天風如可馭,吾欲摘蟾蜍。
可惜輕羅任剪裁,
名傳南國向秋開。
未知紫塞多佳種,
雜置嫣紅配綠苔。
天外瀉銀濤,渾疑煉石破。晝黑云近頭,龍逼蛟涎唾。才免庚癸呼,何期風水作。飛瀑落檐牙,雷鞭催雨大。忙停北海樽,驚起東山臥。波撼城欲傾,舟搖更箕簸。倏爾變滄桑,農不安床座。萬頃香稻禾,崇朝收拾過。當春播種時,田畯嘗考課。黍苗賦芄芄,把酒臨風賀。不圖災患罹,末由分勤惰。自嗟命不辰,非關用力愞。秋薦乏糇糧,潔蠲愁無糯。鸚鵡罕啄余,豆芻稱貸莝。狼狽窮無歸,扶持傷鮮左。眼前皆鴻嗷,米珠尚有那。老羸疾易侵,忍饑備藥銼。茍且延殘生,糠秕雜土堁。枵腹嗟黔敖,蒙袂五中餓。與其靦墦間,盍去遠方些。丈夫半無衣,遑恤婦人?。茅茨已飛揚,涕淚交泥涴。中有小村娃,垢面減姿媠。中有素封家,錢未留一個。缺衣望生全,缺食難醫癉。燹劫繼淪胥,皖民太坎坷。大地遍兇殃,柱臣嘆無奈。幸達九重知,發粟散財貨。荒政在均平,帑金毋惜剉。觀察首觀風,查稽需僚佐。撫恤謹推誠,吏胥防欺{坐犮}。勤慎吾儕分,清廉共切磋。仰體好生機,豈顧聲華播。億兆樂鴻施,或能彌小挫。賑濟古所難,勉將精神馱。耳目慮不周,晡旦循環邏。群感憐憫情,好聽紳耆譒。有司庶績熙,開府南邦坐。盛德民弗諼,善氣同轉磨。寇君借一年,功參左右個。拜手讀新詩,陽春愧難和。
風影約簾波。搖漾紋羅。小紅闌底按清歌。摘得一枝梅似豆,笑打鸚哥。
燕惜落花多。銜襯香窠。梨云夢醒奈愁何。開盡海棠春又半,頻斂雙蛾。
桑落黃而隕,于飛雁翱翔。豈無同心人,滯彼天一方。劉氏賢父子,好古俱志彊。向來文墨盟,許我由升堂。三孫子荊家,人物妙過江。當時載酒地,朝暮一玉光。
幾年斷行跡,老柳知在亡。苕溪到荊溪,一葦可以杭。定應數相過,我顧不得雙。屬謀吳會行,秋瘧冬尚僵。迨今病小愈,又值天雨霜。饑寒苦見驅,此役殊未央。
苕溪道所見,有宅非他揚。我猶識其門,寂寞羅可張。會成整衣冠,床下拜老龐。退從阿戎談,麈禿飯不嘗。獨說孫之居,更下荊溪傍。慨茲如許別,肯憚一水長。
孤篷不難溯,物色因鳴榔。儻聞葦間音,躧履斯迎將。剡曲笑徒反,竹隱聊與當。古人有成言,居必思擇鄉。我今落殊縣,絕交類嵇康。論文得重與,近作期倒囊。
從游不徒然,會合況莫常。匪但雞黍約,要資藥石良。針砭茍不靳,我何懼膏肓。痿盲于起視,頃刻未始忘。陰風忽動地,暮色自遠蒼。歸尋短燈檠,依舊平生窗。
四境靜山川,
一枕閒風月。
野水抱城幽,
青天垂木末。
謫下司花小吏身,芳菲國里散精神。輕紅重綠爭妍媚,少個蜂王未當春。
自從元白去寰中,重色輕情妙法空。小住祝郎三百歲,為他重作挽春工。
棲鳳須當碧玉枝,秋娘偏愛少年時。蘭香慕俊尋張碩,桃葉憐才事獻之。
風情擬我杜樊川,慚愧秋娘擁兩邊。俗眼從渠浪開合,生來粘在十三弦。
力士一擊擊不中,百二十斤椎何用。不為大勇為小勇,此時子房真夢夢。
曲曲清漪下邳橋,夕陽古渡影迢迢。突遇老人冠不整,呼履履我默警醒。
出書一編曰可讀,用此足檻秦人鹿。奚取荊卿匕首漸離筑。
君不見蕭何下獄韓彭死,仙乎仙乎早知此。此去隨我訪赤松,孺子乃以功名終。
迄今墓木依然在,行人來往經千載。河山郁郁氣蔥蔥,此中倘有黃石公。
重到舊時游冶處。花底無人,花外流螢語。翠幌低垂深院宇。落紅幾片隨風舞。
依舊雕欄橫玉礎。一角斜陽,漸下西窗去。惹起新愁紛似絮。和云直到天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