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竹
森然庭列碧瑯玕,瀟灑清陰透膽寒。
落落已成棲鳳實,團團俱是化龍竿。
夜深篩月疑金碎,曉色籠煙認戟攢。
勁節剛持君子操,王猷休把等閑看。
森然庭列碧瑯玕,瀟灑清陰透膽寒。
落落已成棲鳳實,團團俱是化龍竿。
夜深篩月疑金碎,曉色籠煙認戟攢。
勁節剛持君子操,王猷休把等閑看。
庭院中排列著茂密的翠竹,瀟灑的清影讓人感到陣陣寒意。竹子已然長成,能供鳳凰棲息,每一根都像是能化龍的神竿。深夜,月光透過竹葉,好似金色破碎;清晨,煙霧籠罩,竹如排列的戟。它有剛勁的氣節,秉持著君子的操守,王徽之可不能把它等閑看待。
森然:茂密的樣子。
碧瑯玕:翠竹的美稱。
瀟灑:形容竹子姿態自然大方。
落落:形容竹子挺拔。
棲鳳實: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棲,這里指竹子能供鳳凰棲息。
化龍竿:傳說龍能化身為竹,化龍竿指有非凡潛力的竹子。
篩月:月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下。
戟攢:排列如戟。
勁節:剛勁的氣節。
王猷:王徽之,東晉名士,愛竹成癖。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對竹子的贊美可推測,詩人可能身處一個相對寧靜的環境,看到竹子的姿態和品質,有感而發,借竹表達自己對高尚品格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竹子的高尚品格。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展現竹子形象,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竹子的喜愛和借物抒情的創作傳統。
日落銜遙岫,天垂裹小村。
只資行坐臥,又了晝晨昏。
難覓安必法,聊憑遮眼書。
意傳言以外,夜惜晝之馀。
仙居巖巘幾千重,
秀入青冥氣勢崇。
他日卻來尋勝境,
且將圖錄記諸峰。
邢臺杖錫據戎鞍,吳苑袈裟擁戰壇。
若輩動關天數出,當時真有帝師看。
奇功白帽加王易,冷語青裙見姊難。
莫倚空山祠宇在,十三陵草已漫漫。
故紙窗欞風雨破。幾日嫌寒,不敢臨窗坐。
數幅云箋功力大,糊來頓使寒威挫。
從此書燈添夜課。愛惜燈花,不怕風吹墮。
三五銀盤雖隔個,相扶梅影分明過。
書在心猶在,時艱變易衰。
白云山半寺,紅葉水西祠。
農老言多善,烏馴噪總慈。
誰于千載后,見我苦吟時。
輞川疏舊業,復望草堂歸。
落葉無人徑,殘陽向水扉。
井螢吹不滅,塹鳥暗還飛。
豺虎方當道,何時賦式微。
別去仙山今幾春,
客心牢落渴生塵。
建溪寄向雙溪去,
一飲還應念故人。
春將至。晴天氣。消閑坐看兒童戲。
借天風。鼓其中。結彩為繩,截竹為筒。空。空。
人間事。觀愚智。大都制器存深意。
理無窮。事無終。實則能鳴,虛則能容。沖。沖。
流水橋深一徑斜,仙人移出白云家。浪游遠跡張騫石,清燕遙傳葛令砂。洞里龍文開五色,巖前珠樹散三花。明時豈謂逢瑤草,祇向名山采物華。
漢史曾探禹穴奇,何如仙令繫青絲。霜高薜荔秋堪把,天琢芙蓉翠欲飛。倦擁曇云凝雪色,光搖鐘孔散冰暉。洞中石髓今誰屬,醉倚蒼茫獨振衣。
一新一舊,
嘉熙淳祐。
皇天大歷,
歲在辛丑。
兩個鴛鴦波上來。一緺楊柳掌中回。
已愁共雪因風去,更著繁弦急管催。
含淺笑,勸深杯。桃花氣暖眼邊開。
司空常見風流慣,輸與山翁醉玉摧。
一抔乾凈地,灑血酹孤樽。
雁序淪黃土,蓀枝乾白門。
蛇龍纏日月,箕尾正乾坤。
浩氣今何許,空嗟五丈原。
懶性常畏人,頗與山靈遇。
丘壑泊朝市,處世各有慕。
敢云托清修,泉石遂成痼。
所貴在適情,川岳無新故。
浩浩海水深,冉冉云霞聚。
郁郁松桂幽,依依林鳥度。
賞心能幾時,況乃春已暮。
九龍井未堙,一歃抒吾素。
中興詔下九重天,分建科場貢蜀賢。
急就佛宮嫌北面,載開儒館墮西偏。
得人自昔英才盛,擇地于今氣象全。
多士深思公雅意,要收鴻碩副詳延。
未慣生離,那堪死別?隔重泉遠。欲尋去處,妙子稠桑難喚。乍新巢雙棲未安,嘆伊福薄儂緣淺。憶廿年流落,牛衣鴻案,苦俱嘗遍。
長短,前因戀。縱早替量珠,未成孤雁。知音會意,爭似倩魂難返。對燈前春風畫圖,綠窗鬢影長夢見。懺情癡便欲灰心,去乞伊蒲飯。
南人北去路茫茫,吹面風高鬢易霜。
望斷冥鴻飛碣石,自驅駑馬拜昭王。
臺經駐輦山空翠,客待捐金日欲黃。
幾度蘆溝橋上過,燕歌臨闕限河梁。